-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素材和典故体现的文化心态及其哲学根源
OF THREE.GORGESUNIVERSITY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JouRNAL
CHONGQING
2002Voll8
2002年第l期第j8卷——喇o.1
神女:质疑与认同
——舅拭诗匍.申巫山砷占题材和典故伟他的之亿一套厦舆哲学根源
程地宇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重庆万州404000)
摘要:从“尽其自然之理”的哲学思想出发,苏轼在瑶巫山》一诗中对宋赋巫山神女故事的真实
性提出质疑;从“天下之同安为善”的政治观念出发,苏轼在Ⅸ神女庙》一诗中重塑巫山神女形象,用
以体现他的社会理想;从“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人生态度出发,苏轼在其诗词中反复使用巫山神女
典故,对宋赋神女故事的情爱内涵予以认同.这三者的矛盾统一构成苏轼诗词异彩纷呈的文学景观,表
现了苏轼以张扬“性情”为特征的文化价枷心态。
关键词:苏轼;巫山神女:自然之理;性情;典故
中图分类号: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苏轼作品中,有一部分以巫山神女为题材或用巫山神女典故的诗词表达了他独有的文化心态。对宋玉《高
唐赋》、《神女赋》(并序)所描述的巫山神女故事的真实性,苏轼曾提出过质疑,并作过重塑神女形象的尝试,
以致有人据此指认苏轼为“JF”宋赋词谬、“辟”楚人语妄的“真英雄叫“。但是,在苏轼的作品中,却又反复
使用神女典故,对宋赋神女所蕴台的情爱内涵及文化精神予以认同。正是在这种质疑与认同的现象中,体现了
苏轼以“自然之理”为核心的哲学世界观利以张扬“性情”为特征的人生价值观,展现出异彩纷呈的文学景观
和倾绝百代的人格魅力。
在苏轼的作品中.集中、直接、明确表达了对宋赋巫山神女故事质疑态度的,当数《巫山》一诗。这首诗
记叙了嘉祜四年(1059年)棼轼与其弟苏辙随其父苏洵,取道岷江、睦江,经三峡再度出蜀赴京,过巫山谒神
女庙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诗中首写自瞿塘峡至巫峡沿途的景色变化,将山川之“神巧”、“奇伟”、“幽遮”、“俊
爽”和“可怪”、“可悸’’描绘得极为生动逼真,读此诗,恍若身临其境。次写诗人在神女庙前遥望“神女石”的观感:
攀缘见神字,憩坐就石位。 隔江波,一一问庙吏.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
帔.人。随物至,远觉含深意.
从涛中“峻峻隔江波”和“遥观神女石”句描述的景观位置来看,苏轼当年所到的神女庙当为巫山十二峰之一
的飞风峰麓,位于长江南岸今青石镇的神女庙。清·光绪《巫山县志·寺观志》:“神女庙,即凝真观,在县东四十
里,十二峰南E风峰之麓。《元统志》:‘唐仪风元年置,宋宣和四年改日凝真观。耋f{兴二十年,封妙用真人’。”
又《巫山县志·十二峰记》:“嶙峋奇秀.形似翔千仞览德辉而下者,飞风峰也。峰腰有神禹受符坛,其麓为凝真
观……逾小溪,即青石。”应指出的是苏轼此诗作于改凝真观之前63年,可见其登临的仍是始建于唐·仪风元年
(676年)的巫山神女庙。神女石在正埘神女庙的长江北岸神女峰(望霞峰)上。《巫山县志·十二峰记》:“峰峭
插天,旁列危石,如人侧立远眺状,当晨曦夕照时,霞光辉映,谓望霞焉。”关于神女石,唐末·五代杜光庭《墉
2—14
收稿日期:2001—1
94
作者简介:程地宇(15一),男,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教授
万方数据
|蟹田
城集仙录》中已有描述:“有柯在山F,世谓之大仙。 IF是这两种话语(文化)的叠加,造成了列神女信奉
隔岸有神女之石,即所化也。”苏轼在特定的环境中, 币I崇拜的社会心理:正是这种社会心理导致了景观文
在最佳的观景距离和位置上,在庙吏的指点下,“遥观 化中的这一矛盾现象。因为有了神女崇拜的意识,才
神女石,绰约诚有以。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帔”。但 可能以此比附自然物,爿发生似与不似、类与不类的
见一个风姿绰约的“巫山神女”俏芷在对岸千仞绝壁 问题。苏轼住这里揭示的实际上是这一矛盾现象背后
之上。苏轼并没有满足f当下获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