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广播电视技术史剖析
制作系统ESP ESP:电子演播室制作,精良完备, (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 ESP节目 六、传送技术 1.无线传播: 地面微波 发射天线,微波中继站 2.有线传播: 1948年美国 CATV电缆——光缆 专业频道 3.卫星传播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 1962年,美国“电星一号”(Telestar 1)通讯卫星 1984年,中国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东方红2号 六、传送技术 广播电视系统基本构成 什么是广播电视 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是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什么是广播电视学 1.节目研究 2.传播者和受众研究 3.广播电视事业研究 4.广播电视与外部环境研究 研究对象: 广播电视学的体系框架 广播电视节目学 广播电视受众学 广播电视技术学 广播电视环境学 广播电视史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广播电视编导学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广播电视广告学 广播电视节目美学 广播电视文化学 受众心理学 收视率调查 广播电视经济学 广播电视管理学 广播电视社会学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世界广播电视史 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 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 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 人类 新闻传播活动 广播电视学 广电新闻 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 本节知识点 广播的诞生日、国家、人物 电视的诞生日、国家、人物 电视的制式 电视的制作技术 电视的制作系统 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 * * 第一章:广播电视技术的诞生 史前期—— 一、有线通讯: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76年,苏格兰人贝尔发明电话机。 二、无线通讯——电磁波 1820年,丹麦大学奥斯特博士,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4年,英国人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学原理,“无线电之父”。 俄国亚历山大·波波夫,发明 无线电报。 三、广播的发明 广播诞生日:1906年12月24日, 美国人费森顿 费森顿 三、广播的发明 收音机: 矿石机:信号差 电子管收音机:放大声音 晶体管收音机:体积小, 技术指标 频率 调频:美,阿姆斯特朗,FM(Frequency Modulation)超短波(87~108MH2兆赫) 调幅:美,费森顿 ,AM(Amplitude Modulation) 中、短波 四、电视的发明 史前期——活动影像的研究 视觉暂留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电话望远镜:1878年,英国漫画 视觉暂留原理 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投射在视网膜上不会马上消失,而下一个影像又进入视网膜,两个影像在人的视网膜上产生重叠的现象。 余晖效应 互补色 两种色光等量混合形成白光,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眼睛对某一彩色物体注视较长时间后,闭上眼睛,会看到一个颜色为原物体补色的影像。 二、格式塔 Gestalt 德 ,韦特海默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人在观察事物时倾向于把各个部分组合成 一个易于理解的统一体。 完形心理学 Configuration 组织、关系、运作方式 闭 合 相似 连续 图底关系 实验 似动实验:运动感的产生, 对整体的感觉,1/10-1/30秒 电影:24格/秒 电视:25帧/秒 四、电视的发明 远距离传播——硒 1817年,瑞典化学家发现硒。 1865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效应。 1884年,德国保罗·尼普柯发明电视扫描盘。 电视机 1925年,英国贝尔德,公开表演 电视机 机械电视:光电扫描盘 电子电视:显像管 电视机 彩色电视:1941-1946年,贝尔德“电视之父”。 制式 NTSC 美、美洲、日、台湾 SECAM 法,非、东欧 PAL 德、亚、西欧、中国 电视机 高清电视:HDTV 日本,MUSE 欧洲,HD-MAC 美国,数字HDTV 五、制作技术 1. 1956年,美国研制AMPEX磁带 录像机 五、制作技术 2.ENG: 70年代,电子新闻采集系统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ENG 特点 摄录同步 声形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