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课件
一、主要机理 原油的热裂解:燃烧前缘温度高达300-650℃,轻质组分向前推进,重质组分产生热裂解,形成气态烃和焦油。气态烃进入蒸发带,而焦油沉积在油砂上成为燃料。 蒸汽驱作用:地层水被汽化形成蒸汽驱,增温降粘。 烃类混相驱:正常挥发与热裂解产生的气态烃进入凝析带,冷凝成轻质油与地层原油混相(混溶),改善流动性。 气驱作用:N2,CO2等,与原油形成混相与非混相,降低粘度,增加油层能量(驱动力)。 热驱作用:热传导,加热油层。 二、矿场经验 空气与水一同注入或交替注入。 燃烧前缘接近生产井时,防止生产井在持续高温下遭到破坏。 深井稠油油藏开采的可行方法。 火烧油层的缺点 1)地下燃烧产生的热量不仅用于加热原油,而且有部分用来加热原油,而且有部分用来加热基岩、上下盖层。 2)生产井乳状液的形成,降低了油井产能。 3)产出液中CO32-存在,加速了生产井管柱及地面设施的腐蚀。 4)生产井出砂和井壁坍塌造成的油井破坏。 5)热裂解和原油蒸发导致生产井井筒附近区域中的蜡、沥青质沉淀,堵塞地层和井筒。 6)生产井的高温导致生产管柱破坏。 热采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蒸汽吞吐技术成熟,是当前热采的最主要方法。 蒸汽驱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攻关)。蒸汽驱热损失大,汽窜严重 (应间歇注汽,不要太快),对超稠油无能为力。 蒸汽吞吐与蒸汽驱方法相结合,先蒸汽吞吐,后蒸汽驱,减少油层阻力。普通稠油水驱后期(fw=90%)注蒸汽。 复合驱方法的探讨:蒸汽—泡沫驱、 热-聚合物驱。 稠油破乳技术:产出液温度高,形成油包水或水包油乳状液,结构很稳定,很难分离。 稠油冷采:微生物降解稠油(微生物采油机理很多,P281)。 超稠油开采(辽河就有1.5亿吨,几乎未动用)。 新技术的运用:如SAGD技术。 辽河油田SAGD技术试验 蒸汽辅助重力驱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 油层厚度47m 井深1000m 地面井距29m 油层井距10m 水平长度300m 打井投资3300万元, 注汽1200万元。 高压阶段:油层温度310-318℃,产量336吨/天。 低压阶段:产量168吨/天。 应用效果 热力采油方法 热力采油方法是指利用热能加热油藏,降低原油粘度,将原油从地下采出的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热力采油的地位 美国EOR总产量:761000 bbl/d(约3700万吨/年) 热采:60% 混相气驱:38% 化学驱:2% (105万吨/88年→7万吨/96年→进一步降低) 中国EOR总产量:约2200万吨/2004年 热采:60% 化学驱:37% 混相气驱:3% 目前世界上用此种方法采出的油量超过16万m3/d(其中:美国为80000m3/d,俄罗斯65000万m3/d,再其次是加拿大为8000m3/d)。 中国热采主力油田:辽河、新疆、胜利、南阳。 热力采油分类 井下加热器(1865,Perry Warner) 火烧油层(In-situ Combustion):二十世纪初 热水驱(Hot-water Drive) 蒸汽驱(Steamflooding):1931,Texas 蒸汽吞吐(Puff and Huff,,1959,委内瑞拉,注蒸汽井,放喷,带出大量的油) 蒸汽-泡沫驱(Foam-Steam Drive) 蒸汽辅助重力驱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 商业应用的三种方法:蒸汽吞吐、蒸汽驱和火烧油层。 热采方法的适用条件 筛选参数 热采 注蒸汽 火烧油层 原油重度(°API) 10-34 10-35 原油地下粘度,mPa.s ≤15000 ≤5000 深度,ft ≤3000 ≤11500 产层厚度,ft ≥20 ≥20 油藏温度,°F — — 孔隙度 ≥0.20 ≥0.20 平均渗透率,md 250 35 传导系数,md·ft / cp ≥5 ≥5 油藏压力,psi ≤1500 ≤2000 最初最低含油量 ≥0.10 ≥0.08 总矿化度,ppm — — 岩石类型 砂岩或碳酸盐岩 砂岩或碳酸盐岩 §1 稠油特性 一、稠油的分类标准 (1)UNITAR推荐的重油分类标准(1982年2月,委内瑞拉,联合国训练研究署 ) 类 型 粘度mPa.s (油层温度下,脱气) 密度,kg/m3 (常压,15.6℃) 重质原油 (heavy crude oil) 100~10000 934~1000 沥青砂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