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剖析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校医院 意外伤害的概念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和意料不到的对人体的伤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及地震等。 2008年5·12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62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 分布特征 人群分布:男女; 15-19岁1-4岁10-14岁 场所分布: 儿童青少年:家庭校内上学途中其它公共场所 第一节 气道异物梗塞 呼吸梗阻常见于婴糼儿,但近年来资料发现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气管异物明显多于儿童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 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第六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噎食病人被误诊为“餐馆冠心病”而延误了抢救时机。 气道梗塞表现 突然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特殊表现:“V”字手势,苦不堪言; 气道不完全阻塞:剧咳,咳嗽间隙有哮鸣音;喘气,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气道完全阻塞:面色灰暗,不能说话、咳嗽、呼吸,失去知觉,窒息。 气道梗塞的现场急救 (一)现场诊断 一个意识清楚的人,尤其在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的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 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 凡昏迷患者在呼吸道被打开后,仍无法将空气吹入肺内时。 (二)现场急救—自救法 咳嗽:自主咳嗽所产生的气流压力比人工咳嗽高4--8倍,排除呼吸道异物的效果较好。 腹部手拳冲击法:患者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腹部脐上两横指、剑突下处,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至异物排出。 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硬物上,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 (二)现场急救--互救法 1。拍背法 (1)意识尚清楚的患者: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患者头部要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使异物驱出体外。 (2)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使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患者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背6--8次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急救法) Hemilich maneuver 对病人冲击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 也称“余气冲击法” 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清醒) 救护者双臂环抱腰部令患者弯腰,头底张口; 一手握空心拳以拇指侧顶住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剑突下; 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 有节奏、有力地重复操作; 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 立位胸部冲击法(意识清醒) 不宜用腹部冲击法者: 如:肥胖者或妊娠后期 救护者站于患者背后,双臂经患者腋下环抱其胸部 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患者胸骨中部,避肋骨缘与剑突; 另一手紧握该拳,向内、向上冲击5次; 重复操作,检查异物排出。 仰卧腹部冲击法(意识不清) 仰卧位,头后仰,开放气道。 救护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外侧; 用一手的掌根置于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不触及剑突,另一手置其上; 两手合力向上、向内冲击5次; 检查口腔,若异物冲出,速用手取出; 检查呼吸心跳,若无即CPR。 仰卧位胸部冲击法(意识不清) 救护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外侧; 定位与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相同; 两手掌根重叠,快速冲击5次,冲击均匀,间隔清楚; 重复至异物排出; CPR 儿童气道梗塞救治法 婴幼儿气道梗塞急救 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 应在高声呼救的同时,开始急救! 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急救法 救护者将婴儿身体骑跨在左前臂上,用左手掌固定头颈,头低脚高; 用右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头后仰打开气道; 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 手掌根叩击背部肩胛区4次; 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仰卧位; 两指冲击性按压两乳连线下一横指4次; 查口腔,若异物咯出,小手指取出; 若异物未能咯出,重复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 第二节 溺水 溺水(drowning),又称淹溺,指人淹没水中,由于呼吸道被外物堵塞(湿溺水70-80%),或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溺水10-20%)而引起窒息和缺氧,甚至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 流行病学 据报道,美国每年因溺水而亡者近9000人,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男性溺死是女性的5倍,男性溺死的高峰年龄段在15~19岁,女性溺死在学龄前的1~4岁。成人溺死者中约45%伴有酒精中毒。美国每年发生近乎溺死者约8万。 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焊缝符号及焊接方法代号.ppt
- 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
- 焦作市第二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正式).doc
- 焦作韩公路监理规划.doc
- 焦化分馏岗位题库.doc
- 焦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汇编.ppt
- 焊接钢管的技术交底.pptx
- 焦化厂氨法脱硫方案.doc
- 3民用建筑、_高层建筑施工测量.ppt
- 焦化厂环境应急预案.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