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犯罪现象剖析
——被害犯罪现象或者被害现象,是指直接依附于被害及被害人,而由被害人所担受或者造成,状述和反映了具有“被害”性质的有关被害和被害人的诸经验事实。 ● 被害、再度被害、复合被害、共同被害、被害人的转换与易位、被害人的被害倾向性、被害暗数、被害率、被害原因、被害预防、被害预测、被害测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 本节主要内容: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状况 一、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二、发展中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犯罪现象的状况,是指构成犯罪现象基本内容的犯罪状况、犯罪特点和犯罪规律的存在情形、演变轨迹和发展态势。 一、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一)新犯罪形态 1.白领犯罪 主要指“上层社会经理阶层人员在其职业活动过程中触犯刑法”,包括欺诈、贪污、虚假广告、操纵股票交易、偷税漏税、警察和官员对于权力的滥用等。 ★ 白领犯罪危害既烈且广,但犯罪人却很少受到惩处,除去这种犯罪本身的隐蔽性致其不易被发觉和侦破,以及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担负上所可能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些犯罪的实施者都是受到他们同行尊重的商界头面人物”,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权势,故而休戚与共,而“无动于衷”,以至于一般的犯罪统计中因为“对于该犯罪的定义尚未取得共识”,而对此忽略不计,使得研究也颇为困难。 2.环境犯罪 许多西方国家除了将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初级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施行“祸水外引”策略外,在国内都制定了保护环境的刑事性法规或刑事性条文,将惩治危害环境的犯罪提上刑事司法的议事日程。 3.智能犯罪 主要指运用现代高技术手段进行的犯罪,最常见的是计算机犯罪,包括非法安装终端截取资料、更改程序盗窃财产的滥用计算机犯罪与破坏、盗窃计算机的犯罪。 计算机犯罪不仅危害极大且不易发现。100例计算机犯罪案件中,只有1例被发现,其中又只有70%被披露。因此,美、日、英、法、澳、意等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计算机犯罪的防治。 4.游戏型犯罪 “汪达尔行为”、“飞车党”、“暴走族”这类并无明确经济、政治或人身动机与追求的游戏型犯罪的出现,其实是现代西方社会价值危机的一种表现,反映了隔断“原始纽带”后面临选择与责任的独立个体为“逃避自由”,不甘沦为“单向度的人”而进行的非常规努力及其失败。 “汪达尔行为” 汪达尔主义意味着对物质、文化的极具毁灭性的、彻底的破坏。一些有着强烈的破坏欲望、 无法控制自己的破坏行为的人,可称作汪达尔主义者。其行为称为“汪达尔行为”。 “飞车党” 2002年2月26日美国联邦检察官对73名“飞车党”成员提出起诉,指控他们参与了24日纽约市长岛“飞车党”之间的火并事件。?这73人被以制造暴乱、群殴、非法使用武器和敲诈等罪名起诉,他们被指控用武力企图捣毁敌对飞车党赞助举行的摩托车和纹身展览。 5.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犯罪 “黑手党” 移民涌入发达国家,带来了种族、民族、习俗乃至审美等全面文化冲突;一些移民为反抗所在国文化对于他们的排斥和歧视,不得已或者逐渐有意识地诉诸暴力甚至是有组织的暴力以求生存。 第一编 犯罪现象 第一章 犯罪现象 第二章 犯罪行为 第三章 犯罪人 第四章 被害人 第一章 犯罪现象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犯罪现象概述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类型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状况 第一节 犯罪现象概述 一、犯罪现象的概念 二、犯罪现象的内容 三、犯罪现象的特性 本节主要内容: 一、犯罪现象的概念 是指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犯罪人、被害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括。 理解 犯罪现象是犯罪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按照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犯罪发生的原因在前,而后才会有犯罪现象。但犯罪学的研究就象疾病的诊断一样,先从已发生的犯罪现象入手,查找犯罪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预防同样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犯罪现象是犯罪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 犯罪现象与犯罪原因的关系: ——犯罪现象是有关犯罪与犯罪人的直观、具体、零散和游离的经验事实,具有丰富、生动、多姿多态、千差万别的外在形式;犯罪原因则是决定犯罪现象的内在根据,深藏于犯罪现象的背后,同样具有多姿多态、丰富、生动的特点; ——任何犯罪现象总是犯罪原因的具象存在形式,一定量的犯罪原因有机组合而成的某一“罪因结构”,总是通过一定量的犯罪现象所形成的某一“犯罪现象群”来表征和显现,反之亦然。但是,同一犯罪现象可能表征的是不同的犯罪原因,同一犯罪原因也可能借不同的犯罪现象来显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焦化系统熄焦塔工程施工方案.doc
- 焊接质量检验培训.ppt
- 焦化液化气纤维液膜脱硫醇应用.doc
- 焊装车间-攻精小组-S7程序优化消除备件生产瓶颈.ppt
- 焦化设备岗位操作法.doc
- 3材料的感觉特性.ppt
- 焦坑水电站环评报告表.doc
- 3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
- 焙烧车间运行操作规程.doc
- 焦平面APD探测器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