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阅读练习.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词义的变化 1.词义的扩大 例: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 好——古代专指女子美貌,不指品德,现泛指一切美好事物。 2.词义的缩小 例:谷——古代是粮食的总称。现北方称谷子为谷,南方称稻为谷。 金——古代泛指各种金属,现专指黄金。 3.词义的转移 例:牺牲——古指祭祀用牲畜,与今义不同。 卑鄙——古代指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现指道德败坏, 品质恶劣。 爪牙——在《诗经》中“予王之爪牙”是褒义词,意为得力助手。 现指帮凶,是贬义词。 4.词义的弱化 例:病——古代指重病,“疾”才是指一般的病。现大小病统称为病。 饿——古文中为严重的饿,快要饿死了。今只指一般的肚饿。 古文中的一词多义(一)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词义。 例如“一”字,常用的义项就有以下几种: 一人一桌(《口技》,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 用心一也(《劝学》,专一)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 一致此乎(《史记~滑稽列传》竟、及) 多掌握一些常用多义词的义项,对阅读浅显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古文中的一词多义(二) 练习:下列三组句子,每组中有两个词的词义相同,请找出来。 甲:1.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4.适大病,不能行 乙:1.公输班不说 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    3.及说备使表抚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丙:1.遂与秦王会渑池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4.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词类活用 词的活用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种新的意义并临时改变了词性,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古时候词汇不丰富,句法不像后代那样严格,分工不像现代汉语那样明确。如“王天下”、“哀妇人”、“善其身” “能一之”等等。按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这里的“王”、“哀”、“善”、“一”,分别是名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数词,在古代汉语中,它们分别成了及物动词,都带了宾语,这就是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的活用    2.动词的活用    3.形容词的活用    4.数词的活用    另外,还有两类特殊的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和形容词都有使动和意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练习 1.下列各句中下划线的文言词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法相同的是:    (  )  A.齐桓公得管仲,有霸诸侯之荣  B.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下列句子中,“走”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C.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文言文整体阅读 文言文整体阅读要求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正确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内容,能对文章内容作出初步评价。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今妻子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慰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子列子只见微除不义远矣。且子列子内有饥寒之忧,犹不苟取,见得思义,见利思害,况其在富贵乎?故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