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祝福》复习 鲁迅 *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 、 《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一、复习目标 一、正音 钝dùn响 寒暄xuān 瓦楞wǎl èng 朱拓tà 间jiàn或 悚sǒng然 踌蹰chóu chú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俨yǎn然 雪褥rù 瑟s è瑟有声 尘芥ji è堆 形骸hái 脸颊jiá 荸荠bíqí 絮絮xù 呜咽y è 驯xùn熟 桌帏w ěi 讪讪shàn 敛liǎn 咀嚼jǔ jué 渣滓zhā zǐ 瞥piē一眼 拗niù不过 蹙cù缩 门槛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zhuì 歆享xīn xiǎng 牲醴shēng lǐ 蹒跚pán shān * * 二、小说的情节 情节 内 容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 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A、设置悬念 B、营造悲剧气氛,突出主题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段,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 2、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的遭遇 二十六七岁 没了丈夫 被迫改嫁 强烈反抗 家破人亡 走投无路 失魂落魄 沦为乞丐 活不能 死不敢 惨死雪地 横遭辱骂 2、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吞噬的人物。 酿成人物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势力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深蒂固的统治。要使祥林嫂获得解放,只有粉碎绞在她脖子上的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 *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 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维护、顺从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 *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有灵魂,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