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抗震构造设计 任课教师:杨清文 总课时:48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 建筑结构抗震构造设计课件 任课教师:杨清文 E-mail: 317408529@ 华光学院 3.5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 竖向地震运动是可观的: 根据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在震中距小于200km范围内,同一地震的竖向地面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地面加速度峰值之比av/ah平均值约为1/2,甚至有时可达1.6。 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是显著的: 根据地震计算分析,对于高层建筑、高耸及大跨结构影响显著。结构竖向地震内力NE/与重力荷载产生的内力NG的比值沿高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烈度为8度时为50%至90%,9度时可达或超过1;335m高的电视塔上部,8度时为138%;高层建筑上部,8度时为50%至110%。 目前,国外抗震设计规定中要求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结构或构件有: 1.长悬臂结构; 2.大跨度结构; 3.高耸结构和较高的高层建筑; 4.以轴向力为主的结构构件(柱或悬挂结构); 5.砌体结构; 6.突出于建筑顶部的小构件。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前三类结构要考虑向上或向下竖向地震作用的不利影响。 计算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方法: 静力法:取结构或构件重力的某个百分数作为其竖向地震 作用; 水平地震作用折减法:取结构或构件水平地震作用的某个 百分数其竖向地震作用; 竖向地震反应谱法:与水平地震反应谱法相同。 规范采用的是基于竖向地震反应谱法的拟静力法。 时程反应分析: 一、竖向地震反应谱 竖向地震反应谱与水平地震反应谱的比较: Ⅰ类场地竖向地震 平均反应谱与水平 地震平均反应谱 形状相差不大 加速度峰值约为水平的1/2至2/3。 可利用水平地震反应谱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第一振型的地震内力与竖向前5个振型按平方和开方组合的地震内力相比较,误差仅在5%--15%。 此外,竖向第一振型的数值大致呈倒三角形式,基本周期小于场地特征周期。 因此,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可按与底部剪力法类似的方法计算。 二、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 ---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竖向、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H1 G1 Hi ---质点i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规范要求:9度时,高层建筑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1.5的增大系数。 三、平板型网架屋盖与大于24m屋架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第i杆件的竖向地震内力; ---第i杆件的重力内力。 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表明 1.比值虽不相同,但相差不大,故可取最大值作为设计依据; 2.比值与烈度和场地类别有关; 3.比值与跨度有关,但在常用的范围内,变化不很大;为了简化,略去其影响; ---竖向地震作用系 数,按表采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 0.25 0.25 0.20 9 0.13(0.19) 0.13(0.19) 0.10(0.15) 8 0.20 0.15 0.15 9 0.10(0.15) 0.08(0.12) 可不计算(0.10) 8 Ⅲ、Ⅳ Ⅱ Ⅰ 钢筋混凝土 屋架 平板型网架 钢屋架 结构类型 烈 度 场地类别 采用静力法 对于长悬臂和其它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可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 一、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3.6 结构抗震验算 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遵循下列原则: 1、一般情况下,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考虑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宜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考虑扭转影响。 4、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二、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的确定 1、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 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宜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2、除上述以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下表所列高度范围的 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 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 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章汽车基本性能-06通过性0.3h.ppt
- 第6章网络市场环境.ppt
- 第6讲结论撰写考文献编排方法.ppt
- 第7、8周开机管理.ppt
- 第7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ppt
- 第7章稳恒磁场习题答案.ppt
- 第7章第2节定积分存在的条件.ppt
- 第7章部分习题解答.ppt
- 第7章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和构造.ppt
- 第7节需要与动机.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