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课第一框_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pt

第九课第一框_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存在于“事物内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两点:第一,“事物内部(自身)”表明矛盾具有客观性。第二,“事物内部”既指事物内部这种关系,又指事物之间这种关系。 孔子带他的弟子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只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守庙人回答:“是君王放在座右作为铭志用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快取清水来,灌进这口酒壶里。” 弟子舀来一大瓢清水,徐徐注入酒壶,大家都屏息静气地看着。只见水注入不多时,壶身开始倾斜了;接着当水达到壶腰时,酒壶却又重新立得端端正正的;再继续灌,水刚满到壶口,酒壶就砰的一声翻倒在地。大家都莫名其妙,一齐抬头看着孔子。孔子拍手叹道:“对啊,世上哪有满而不覆的事物啊!”子路问:“老师,请问这个酒壶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其中可有道理?”“当然有!”孔子对大家说,“做人的道理也同这只酒壶一样,聪明博学,要看到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功高盖世,要懂得谦虚礼让;勇敢孔武,要当作还很怯弱;富庶强盛,要注意勤俭节约。人们常说的不偏不倚,截长补短,也就是这个道理。”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上述故事中的怪酒壶主要体现了矛盾的哪种基本属性? 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中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怪酒壶的“斜”与“正”是矛盾的双方,水的多少数量的变化是其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怪酒壶由“斜”—“正”—“倒”是其转化的方向和结果。 (2)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向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转化。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 (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也可叫一般。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矛盾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身所固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涌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适得其反。 4、可见,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 注意: 不能把哲学(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一、矛盾的含义 注意: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A、时时有矛盾(纵向) B、事事有矛盾(横向) ①含义 1、矛盾的普遍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领域 A、矛盾萌芽 B、矛盾发展壮大 C、矛盾将要消亡 D、新的矛盾运动开始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认识运动 社会运动 生命运动 化学运动 物理运动   机械运动 结论 矛盾举例 各种运 动形式 运动领域 自 然 界 社会 思维 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 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 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 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 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集中 意见分歧、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  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②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事事有矛盾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