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045)书法艺术复习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045)《书法艺术》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国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又具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属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通过书法艺术的理论讲授及实践,使学生能熟悉毛笔运用的方法,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并使毛笔书法与中国画实践达到有机的结合,进而让学生升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提高艺术修养,并能胜任以后的书法基础教学工作。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了解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特点与用途。 (二)掌握传统书法的执笔与运笔方法。 (三)掌握传统书法艺术线条的特征。 (四)掌握楷、行书的书写特点。 (五)研究书法的美学意义,提高艺术修养水平。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及书写能力。 (二)循序渐进,由楷书入手,旁设篆、隶,进而入行。 (三)在书写实践过程中应强调量的积累,从而达到书写质的变化。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120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核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一 二 三 四 学时 20 40 40 20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一章 书法基础概述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书法艺术中字体的演变过程及书法线条的独立审美意义。 (二)掌握正确的书法执笔、运笔方式。 二、讲授内容 (一)书体的演变过程及审美意义 (二)文房四宝各自的特点与用途 (三)传统书法的执笔与运笔方法 (四)书法线条的独立审美意义 三、作业 四尺三开以上作业五张 第二章 楷书书写 一、目的要求 (一)学习楷书的精典范本的书写特征 (二)选择一家楷书进行临摹学习 二、讲授内容 (一)楷书精典范本介绍及各范本字体书写特征讲解 (二)楷书结构规律及其在传统书法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三、作业 四尺三开以上楷书作业五张 第三章 行书书写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行书的源流及著名书家作品 (二)掌握行书的笔画特征与用笔的关系 二、讲授内容 (一)行书的源流及书家 (二)行书的笔画特征与用笔的关系 (三)选择一家进行临摹实践 三、作业 四尺三开以上行书作业5张 第四章 书法创作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楷书作品的章法布局 (二)了解行书作品的章法布局 (三)进行简单地楷书、行书创作 二、讲授内容 (一)楷书作品章法布局 (二)行书作品章法布局 (三)创作实践 三、作业 四尺全开楷书、行书作品各一张 教材及参考资料 1、《书法》陈航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书法教程》欧阳中石、徐无闻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3、《中国书法简史》 钟明著编著 4、《书法基础》 张一农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5、历代优秀碑贴范本 (9045)《书法艺术》样题及答案 一、书写实践题(80分) 1、楷书书写(40分) 要求:①四尺三开宣纸内完成; ②所书写文字不少于30字; ③体例不限,章法完整。 2、行书书写(40分) 要求:①四尺三开宣纸内完成; ②所书写文字不少于30字; ③章法完整。 3、颜真卿楷书作品临摹(40分) 要求:①四尺三开宣纸内完成; ②所书写文字不少于30字; ③章法完整。 4、欧阳询楷书作品临摹(40分) 要求:①四尺三开宣纸内完成; ②所书写文字不少于30字; ③章法完整。 5、王羲之《兰亭序》临摹(40分) 要求:①四尺三开宣纸内完成; ②所书写文字不少于30字; ③章法完整。 6、米芾行书作品(如《蜀素帖》)临摹(40分) 要求:①四尺三开宣纸内完成; ②所书写文字不少于30字; ③章法完整。 二、 1、试论“二王”书法艺术 要点: (1)“二王”书法作为书法艺术典范的现象;(3分) (2)“二王”书法艺术分析;(4分) (3)“二王”书法之我见。(3分) 2、清代书家傅山曾说过:“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试论述其中的美学观点。 要点: (1)美贵于自然(7分) (2)自由阐发(3分) 1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