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历史与经济(唐朝之前)
唐宋之前的江苏历史
中国历史朝代表顺口溜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远古时期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而在此之前,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在泗洪双沟镇东下草湾发现的人类化石,据测定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距今约4~5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学界称之为下草湾人,又叫泗洪新人。
远古时期
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淮安青莲岗文化、高邮龙虬庄文化、海安青墩文化、苏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五彩缤纷,星罗棋布。
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连同常州圩墩、高邮龙虬庄、昆山少卿山、溧阳神墩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据研究属于人工栽培稻,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在草鞋山遗址下文化层发现的三块炭化纺织品残片,经鉴定距今五六千年,是中国现已发现最古老的纺织品实物。太湖周边地区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数量众多,雕刻精美,是江苏新石器文化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些生活在江淮之间的新石器遗址的主人,后来成为东夷、淮夷的先民;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新石器遗址的主人,后来成了百越和吴的先民。
远古时期的江苏经济情况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现江苏地区就诞生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但由于境内临江沿淮濒海,早期缺乏防洪排涝设施,洪患可以恣意为害先民,洪水过后土壤又极易盐碱化,经济水平很低。在中国现存第一部文献汇编《尚书·禹贡》中,徐州(包括今苏北等地)的土壤肥力和田赋贡献率名列全国中游,扬州(包括今江南等地)竟排在最后。秦统一全国后,随着铁器农具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今江苏地区与全国一样,经济呈总体发展的历史走向,同时也表现出历史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的自身特点。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夏商周三朝,江苏分属不同的部落和诸侯国
商代末年,泰伯、仲雍兄弟从陕西周原迁来江南,建立勾吴国。
周朝初期,徐国也从山东曲阜迁都泗洪。异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加速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崛起。徐国的偃王一度被东方各方国、部落拥为领袖。到春秋时期,吴国青铜器的冶炼及锻造业已相当闻名。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筑邗沟北上争霸,使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情况
最晚在西周时期,苏北地区就能种植水稻, 《周礼.职方氏》记载青州地区:“其谷宜稻、麦”,在东海县焦庄西周遗址中,就曾出土粳稻粒。
早在西周穆王时,徐偃王就从徐国为“沟通陈、蔡之间”而开挖了一条运河,此河既可以运输;又可以用来灌溉。
徐国的偃王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徐偃王是西周徐国国君,建都泗水,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趁周穆王赴瑶池会西王母之际,率军西进,紧迫黄河。周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管辖500里范围。徐偃王对下属以仁义相待,有36个诸侯向他朝贡臣服。
后来周穆王命造父联合楚军进攻徐国,徐偃王主张仁义不肯战,遂败逃(见《史记》),数万百姓感其义跟随。徐偃王临终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
作为“徐文化”的代表人物,徐偃王当之无愧是徐州文明史的奠基人、开拓者和领袖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情况
春秋,吴国兴建泰伯渎、胥溪、邗沟等重要的水利工程。特别是邗沟, 它沟通了长江和淮水两大水系,使中原与江南一水相通,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
充分利用三江五湖之利,大力发展捕捞、养殖业,成为江苏古代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尚书.禹贡》中就记载徐州的贡赋中就有“淮夷滨珠暨鱼”。春秋时期,在吴国都城附近有方圆数百里的“鸭城”,吴都越来溪西边有“鱼城”。
秦朝(前221-前207 )汉朝(前202-220)
历史:秦朝末年,下相(今属江苏宿迁)项羽在江东(今苏南)起兵反秦,沛丰邑(今江苏丰县)刘邦也在家乡高举义旗。秦国灭亡后,经过五六年的楚汉相争,刘邦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之侄刘濞被封为吴王后,定都广陵(今扬州),统辖东南3郡53城,利用“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的有利条件,大规模铸钱,“煮海为盐”,国力强盛,富可敌国。
经济:西汉惠帝、文帝、景帝时期,是江淮之间和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高祖末年,吴王刘濞利用富有铜矿和沿海地缘优势,采铜铸钱,煮海为盐,国库充裕,遂在全境取消税赋,民间经济发展获得了强大的动力,国强民富,富可敌国(汉王朝),《汉书·枚乘传》称其“富于天子”。
秦汉以前,江苏的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