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7、当代课程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当代课程理论

上课为啥不专心听讲? 在一堂初中物理课上,王老师花了很长时间讲“惯性”的概念,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出来,然后要求默诵。几分钟后,他开始提问:“什么叫惯性?”学生们大都紧张起来,只有一两个人举手。这时,一个平时颇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却高举起手。老师叫他“说说看”。不料这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道“老师,我想问问,如果地球突然停止不转了,地球上将出现什么情况?”这一问,使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这位老师一时语塞,尴尬之时板着脸高声呵斥:“谁问你这个了,我叫你背诵‘惯性’,上课为啥不专心听讲……” 课程资源的意义 1.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2.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3.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原则:共享性、实效性、因地制宜 过程:筛选课程资源——形成课程——实施课程——创生课程资源 阅读案例,体验以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 案例展示 我曾赴浙江绍兴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课观摩讲习会”活动,为期一周。语文教学大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让人回味无穷,精湛的教学艺术更令人折服,回校以后,深受启发的我决定“现学现卖”,精心构思,上一堂特别的语文课。 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惊喜万分,有的大声叫起来:“奚老师回来了!我们今天可以上语文课啦!”有的则在一旁细细打量、观察着我的变化。还有的在座位上静静地做着课前准备,期待着上课铃声的响起······· 案例展示 师:同学们,老师出差一星期,你们想念我吗? 生:(齐声)想! 师:今天见到老师,你们可有问题要问? 生:有!我们有很多问题想问您。 师:那好,老师今天就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接受各位小记者的提问,大家可要畅所欲言! 生:老师,这么长时间你去哪儿了? 生:你去那干什么? 生:那儿的学生是否跟我们一样聪明? (老师对以上三个问题逐个回答,但较简单) 生: (显然还不满足)老师,您能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绍兴这个地方吗?因为我从来没去过那儿。 师:好,绍兴是个文化名城,那儿人才辈出,名流荟萃······ (简要介绍)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就是绍兴人。对于鲁迅,我想你们是有所了解的。 生:对,我们学过一篇课文《三味书屋》,写的就是鲁迅的故事。 生:鲁迅小时候曾在三味书屋读书。 生:鲁迅小时候说明书很认真,曾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鞭策自己时时早,事事早。 师:作为大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他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就是《孔乙已》。小说中孔乙已是一个读书人,但在参加科举考试·······(具体讲述孔乙已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师:现在,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孔乙已》这篇小说却流传至今,成为经典著作,供我们后人学习。其中写到的“孔乙已吃的茴香豆”已成为绍兴的一大特产,深受前 去观光的中外游客的青睐。这回,我特意买了一袋,作为送给大家的一份礼物。(老师拿出茴香豆,分别发给学生们品尝。有的学生很小心地捡起一颗,端详一番,危重慢慢放进嘴里,轻轻地嚼着;有的则显得有些激动,抓起一把塞进嘴里,撑得鼓鼓的嘴巴使劲地嚼动······过了一会儿,“真香!”“真好吃!”的赞叹之声便不绝于耳。) 师:谁来说说你品尝到的茴香豆? (学生分别从茴香豆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形象生动。) 师: (课堂总结)今天的语文课就上到这儿,作业是完成一则日记,题目可以是《孔乙已的茴香豆》,也可以是《奚老师回来了》,还可以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行吗? 生: (大声回答)行! 过后,他们在习作中写道:“我以前从没上过这样的语文课,今天真高兴啊!”“今天,奚老师出差回来了,在她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语文课真令人难忘啊!”“我一定要去绍兴玩玩,去鲁迅的故居看看。”······ 知识点一:校本课程一词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一次讨论课程的国际性会议上提出的。当时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课程最适宜的空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地方——学校。因而把校本课程界定为学校中的教师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 我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 校本课程 问题:什么是校本课程?你听说过吗? 你理解的校本课程是什么样的课程? 知识点二: 校本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课程类型)。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