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一) ——儒学的发展与演变.pptVIP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一) ——儒学的发展与演变.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一)——儒学的发展与演变ppt课件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又称《天人三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代表作《春秋繁露》 《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汉书·董仲舒传》“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五·四”时期易白沙在《孔子平议》一文中指出:自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思想,使其失去自由”。 汉武帝与董仲舒 (1)继承了殷商以来盛行的天人相通观,提出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人合天的思想,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服务。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2)他还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汉书·董仲舒传》 )的主张。把封建制度神圣化和凝固化。这是他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历史观。 “道”是封建社会据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 (3)发展了战国以来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创造出全新的“三统说”(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认为朝代的更替依据是“三统”循环。三统者,黑、白、赤。夏、商、周三代分别为黑、白、赤。 汉高祖斩蛇起义:赤帝子斩白帝子。 (3)他还主张大一统学说。董仲舒据《公羊春秋》立说,主张一统。他的所谓一统,就是损抑诸侯,一统乎天子,并使四海“来臣”。因此他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性三品说:圣人之性,善;中民之性,能善也能恶;斗筲(shao,水桶)之性,难以为善,只能为恶。 董仲舒在继承孟、荀人性论的基础上,融合阴阳家思想,将人之情性纳入天人哲学体系之中,提出了“性善情恶”的命题和初具雏形的“性三品”说。“性善情恶”和“中民之性”不仅使董仲舒的人性论显著区别于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初步解决了孟、荀人性论遗留的问题,而且为他人性理论最终的政治依归——王道教化,提供了理论根据。 (4)提出了三纲五常理论。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之说首见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他还在《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中说:“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之说首见于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治《春秋公羊》学的(《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阴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儒家学说成为正统官学。 BC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门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儒家经典成为官定教科书。 “经”的本义,乃“编丝缀属之称,……以竹简为书,亦编丝缀属也”。(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 先秦诸子都可称“经”,如《墨经》、《法经》(李悝)、《道德经》。 孔子删定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西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东汉七经: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 唐九经:诗、书、仪礼、周礼、礼记(三礼)、易、公羊、谷梁、左传(三传)。 宋以后: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公羊、谷梁、左传、孟子、尔雅、孝经、论语,合称“十三经”。 历代训解和阐发儒家经书之学,称为经学。 (2)儒家学说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 读经,察举制(举孝廉),为政。 《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