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特征与艾滋病防治对`策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动人口特征与艾滋病防治对`策思考

流动人口特征与艾滋病防治对策思考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流动人口特征,思考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对策。方法 统计近年来流动人口各项资料,分析其特征及与艾滋病传播之间的规律,思考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对策。结果 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携带者和发病率远高于同期平均发病率,流动人口的典型特征能促进艾滋病的传播。结论 流动人口是艾滋病的高危传播人群,针对流动人口的特征,采取合适的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减少艾滋病的传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对策 随着中西方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接轨,近年来流行在西方社会的艾滋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迅猛增加。2009年,中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中国艾滋病发病情况显示[1],当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HIV/AIDS)约74万人,包括确诊艾滋病患者10.5万人。2009年后,对艾滋病携带者和患者数目没有大范围统计,但局部资料显示,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且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恋传播艾滋病所占比重明显增加[2]。为研究人口流动与艾滋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笔者搜集近几年来人口流动特征与艾滋病发病特征,并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流动人口现状 流动人口是指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前提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区生活和工作的人群。流动人口的概念包括务工人员、经商人员和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但不包括旅游、度假、探亲、上学和从军等。我国流动人口以进城务工农民工和外出经商者为主。2014年某地区2183名流动人口资料统计见表1 表1显示在流动人口中男性占绝大多数(72.97%);年龄20~50岁者所占比例最大,这段年龄人群也多处于性活跃期;初中学历最多(47.41%),流动人口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多从事制造业(34.31%)和建筑业(28.77%) 2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流行现状 2183名流动人口中,发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102例(4.65%),艾滋病患者23例(1.05%),远高于同时期全国艾滋病平均发病率。流动人口在社会中所处社会地位较低,经济条件困难,他们的身体健康很难引起社会的重视,致使这一艾滋病高危人群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救治 3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流行的原因分析 3.1艾滋病防范意识较差 刘勇鹰等[3]在广东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指出,当地艾滋病的听说率为74.76%,艾滋病防范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3.97%,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的知晓率为67.98%,总体均偏低。更有20.74%的受调查人群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 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在学校没有获取或很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所以他们在生病就医、与人接触方面的防范意识较为淡漠,以致暴露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环境而浑然不知。针对流动人口具体从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对其进行恰当的教育,应该有助于增强他们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 3.2高危性行为活跃 杜佳校[4]调查研究表明,流动人口中发生婚外性行为的比例达到20.34%,在婚外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仅为63.98%,同性恋性行为达到3.92%,大大增加艾滋病的传播几率 本研究中外出务工人群中男性占72.97%,其中年龄20~50岁者所占比例最大,该群体正处于性活跃的高峰期,且多为已婚单身流动男性,配偶不在一起居住,发生高危性行为概率较大。随着社会风俗的日益开放,贞操观念的淡漠,很多年轻流动人口并不反对高危性行为,因此社会加强对此类人群艾滋病干预尤为重要 3.3自身经济条件差 流动人口普遍经济条件较差,生活节俭,有调查显示68.86%的流动人口生病后不会选择大医院就医,而小诊所就诊的患者中57.35%是外出务工人员。而这些小诊所大部分未达到国家的卫生标准,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在这些地方就诊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大 4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对策 2010年我国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指示加强”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控格局的形成。流动人口的上述特征和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流行趋势显示,加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防控是势在必行。针对上述三点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防护对策 4.1增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和防范意识 我国流动人口以初中文化的中青年为主,可以在农村初中设立艾滋病宣教中心,让艾滋病知识进入课堂,使流动人口得到事先教育。在输出流动人口前,当地村政府宜统一进行艾滋病的知识培训和务工青年行为引导,树立艾滋病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积极开展留守家属和配偶教育,在家庭观念和环境影响下减少性行为的传播[5] 4.2加强对商业性行为场所的监管 相关部门应该贯彻”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