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在认知过程中,对蕴含其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取.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在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样习得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透,记忆得更深刻,思维可以随之得到发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乐此不疲,思维能力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操作欲望
智慧跳跃于指尖,情境是连接主题的桥梁.学生的智力发展、应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动手实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多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有意识地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
例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同桌二人分别扮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学生利用摆小棒探求计算方法,有的把一捆小棒打开,拿出9根,还剩1根,1根与5根合起来是6根,还剩6根.有的把一捆拆开,拿出4根,与5根凑成9根拿走,最后也剩6根.还有的一根一根地数出9根拿走,最后得到结果.又如在教学认识数7时,创设动画片《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摘果子的情境,他们摘了7个大果子,拿了两个袋子,猜一猜他们是怎样装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们积极动脑想办法,用7个小圆片、7个小三角、7个小棒代替7个果子,动手摆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的用画果子的方法也得出了结果.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可以导致认知的优化,有利于认知的内化,增进认知的传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所以,我们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道理,使动手实践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二、明确方法与要求,促进操作有效性
学具的操作,能充分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在摆弄学具时,学生往往会被学具的外部特征抓住眼球,在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是有难度的,深层次的观察就难以展开.基于此,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他们方法,如重点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顺序等科学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将圆拼割后演变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第二环节的重点就是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这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拼割后的长方形与圆相比,变的是什么?什么没变?(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之间有什么联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操作,边观察,并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索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离开学具之后,准确、完整的表象在头脑中留下了,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再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第二环节观察,观察的要点是发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为此设计如下要求:(1)标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2)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3)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对于第2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是第3个问题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学生会有一些困难,所以要给出一些具体的观察点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同时有了要求1的辅助,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与平行四边形底的关系也一目了然,最后再要求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学生的脑海里已有了丰富的表象支撑,优等生能独立推出,而中、下等生简单引导后也能很快理解,并且印像深刻,对公式的记忆和灵活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三、巧用操作成果,让操作更高效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