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恩(I):典范与常态科学
PAGE 1
PAGE 12
孔恩(I):典範與常態科學
科學哲學的歷史學派、或歷史進路(historical approach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或歷史化的科學哲學(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從七十年代起,開始代替了早期邏輯進路的科學哲學,而成為科學哲學的主流。其中的關鍵人物,即是科學史家兼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S. Kuhn) 孔恩在哈佛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當時哈佛校長
孔恩在哈佛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當時哈佛校長 Conant 在推動科學史的教學。因此孔恩受命教授科學史。約在1949年時,他開始研讀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物理學。他越讀越感到奇怪,怎麼這樣一位大哲學家,在其它方面(特別是邏輯,生物學)都如此清楚了然,唯獨在物理學上,卻講了許多奇怪荒謬的話?尤其是和伽利略與牛頓的觀點如此地相衝突?有一天,他突然整個豁然開朗,他發現他自己完全能瞭解亞里斯多德了。原先覺得荒謬奇怪的話,不再是荒謬奇怪了,而是有系統的合理論點。這個經驗,使他將研究興趣轉向科學史,也預示了他日後的新科學哲學。
孔恩在1962年出版他的《科學革命的結構》 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個科學史家,已發表了多篇科學史的論文,並有一部科學史論著,即《哥白尼革命》。此書的架構也預示了日後《科學革命的結構》。,1970年加上一篇後記(Postscript)出版第二版(成為今天最常被引用的版本);1996年再出第三版。本書被譽為二十世紀後半葉最有影響力的一本學術書籍,它被譯成二十五種語言,英文版的銷售超過一百萬冊。它對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深遠影響當然不消多說,它也對整個哲學界、科學社會學和整個社會學界、科學教育和教育學界都造成很大的衝擊;除此之外,它更廣泛地影響了經濟學、企管、法學、政治、傳播、文學等等學門,更回頭促成了自然科學家對自身學科的反省。就台灣而言,孔恩的思想也帶來很大的影響(參看傅大為,〈序孔恩的台灣評論集〉),各領域的學者都對孔恩所描繪的科學發展圖像,感到莫大的興趣;孔恩所用的術語──
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個科學史家,已發表了多篇科學史的論文,並有一部科學史論著,即《哥白尼革命》。此書的架構也預示了日後《科學革命的結構》。
孔恩的科學哲學之核心,在於對科學發展歷程的描繪,也就是著名的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科學危機(scientific crisis)、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的三部曲模式(即三階段發展模式,或者省略科學危機,而作二階段模式)。整個科學發展歷程可以略示如下:
前科學 → 常態科學 → 科學危機 → 科學革命 → 新常態科學….
與這個發展模式相關的是另一個著名的概念「典範」(paradigm)。簡單地說,典範是常態科學時期科學家從事科學活動的「最高指導原則」,科學家不會去質疑典範是否能成立,他們在典範的指導下進行「解謎」(solving puzzles)活動。所謂的謎乃是由典範所提供的問題,但有些謎在許多科學家長久努力下仍不得解決,它們便成了該典範的「異例」(anomaly)。異例如果讓科學家對典範的信心產生動搖,就會造成典範的危機,科學家們可能會開始尋求新典範,然後可能有多種新典範被提出來,和舊典範互相競爭,於是科學發展開始步入革命期。若新典範完全取代舊典範,科學革命完成,同時展開新一階段的常態科學。如此,以典範為核心的發展歷程可以描繪如下:
多典範競爭 → 典範確立 → 典範動搖 → 多典範競爭和典範轉移 → 新典範….
這是一幅很有趣的圖像,一般人可以很快從科學史的粗略知識中得到符合這個模式的發展。例如,亞里斯多德物理學原是中世紀科學的典範,但是亞氏物理學碰到自由落體和拋射體的異例之挑戰;接著伽利略提出了新的自由落體定律和慣性概念,牛頓進一步發展牛頓力學並提出萬有引力的觀念;而笛卡兒也有渦漩理論來與牛頓的力學競爭;但亞氏物理學仍在大學據有龐大勢力。十八世紀後,笛卡兒力學,亞氏物理學都敗退下來,牛頓力學的典範確立,十八九世紀的許多力學家,紛紛發展牛頓力學,而成為所謂的「古/經典力學」(classical mechanics)一直到十九世紀末,古典力學也產生異例──始終無法測出代表絕對時空的以太(ether)之存在;於是產生古典力學的危機,最後相對論出場,解決了這個謎題──根本不需要以太,而是一切運動都是相對的來代替絕對靜止的以太。牛頓/古典力學也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取代了。力學(物質變化的科學)的典範變遷如下:
亞里斯多德力學 → 伽利略笛卡兒競爭 → 牛頓力學 → 力學危機 → 相對論
或者以天文學(天體現象的科學)為例:
托勒密地心說 → 哥白尼日心說(地心說的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