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中英文)
The?indefatigable?husband-and-wife?team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uple The?indefatigable?husband-and-wife?team?of?Yang?Hsien-yi? and?Gladys?Yang?has?translated?classic?Chinese?literatures into?English?since?they?worked?as?professional?translators?in? the?1950s.?The?number?of?words?amount?to?more?than?ten? million.?Their?translation?reflects?unlimited?respect?for?Chinese?culture?and?plays?a?positive?role?in?promoting?Chinese?culture?to?the?world. 杨宪益、戴乃迭是一对堪称中英合璧的翻译家夫妻,在两人共同生活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们联袂将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字数达千万。他们的译本中处处体现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崇尚,他们的文化翻译观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宪益 杨宪益Yang Xianyi (Yang Hsien-yi) In 1915 born at TianJin In 1936 sent to Oxford to study Classics In 1940 returned to China, and began their decades long cooperation of introducing Chinese classics to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1941 married Gladys Taylor In 1952 Working for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a government-funded publisher, husband and wife produced a remarkable number of quality translations. 1966-1976 Cultural Revolution broke out In 1999 His wife passed away 杨宪益生平简介 1915年 生于天津 1936年 牛津大学莫顿学院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 1940年 回国,先后在重庆中央大学、贵阳师范学院、成都光华大学、重庆及南京编译馆工作 1953年 担任外文出版社(中国外文局前身)翻译部专家 1980年 担任《中国文学》杂志社总编辑 2009年 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最高荣誉“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的给予翻译家个人表彰的最高荣誉。 戴乃迭 戴乃迭(1919-1999),原名格拉蒂丝·玛格丽特·泰勒(Gladys B. Tayler).英国传教士之女,生于北京,对中国颇有感情。在牛津大学结识杨宪益后,她改法国文学专业为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历史上第一位获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英国人 。 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这是杨宪益先生在爱妻戴乃迭去世之后写下的一首缅怀诗。在先生与爱妻相濡以沫将近六十年的岁月里,熟悉他们的人说,这样恩爱不渝的夫妻是很少见的,六十年来,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名字从来没有分开过。 1936年,杨宪益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并通过一位朋友认识了戴乃迭。不久,戴乃迭发现,先生是个非常有趣的同伴,而且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大概正是杨宪益身上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让戴乃迭爱上了他。后来,戴乃迭干脆改学中文,成为牛津大学攻读中文学位的第一人。正是生活、情致和事业上的志趣相投,使他们成了彼此的知己,也为日后共同的翻译工作铺就了坦途…… 1940年,杨宪益毕业回国,与六年前他独自漂洋过海相比,这次他带回了21岁的戴乃迭,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漂亮的英国姑娘,怎么会跟随杨宪益来到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的中国。但从两人走到一起的那天起,他们两人便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人世间的一切。 回国后,杨宪益夫妇不断地在中国西南的各个城市之间奔波,生活非常辛苦。直到1943年,友人推荐他们去了梁实秋领导的国立编译馆。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只有人从事将西方经典翻译成中文的工作,还没有人进行中文外译。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