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gjjx-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1.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2. 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3. 政府干预是必须的 4. 政府干预总的原则 回顾1:IS曲线: 回顾2:LM曲线 1.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好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上述两者的实质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好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此外,广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 3)产业政策 4)收入分配政策 5)人口政策 2、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4.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 1)经济手段(间接调控) 2)法律手段(强制调控) 3)行政手段(直接调控) 5.政府干预是必须的 中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基本的认识是“政府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这种认识推广到政策上,就是只要计划,不要市场。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1984年,基本的认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需要市场来补充”。这就是“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按照这种思想,政府能干的让政府干,只有政府干不了的才允许让市场干。应该说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进步,但仍然是本末倒置的。 1985年,经济理论界开始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即应该是市场能干的让市场干,市场干不了的才需要政府干,即政府是补充的观点。现在一种现代的观念即市场干不了的政府也不一定干,因为政府可能比市场干得更糟糕。市场不完美,但是政府干起来可能更不完美。这样的观点至现在没有真正深入人心,更没有变成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主导思想。事实上,许多政府部门至今仍然是“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思想。 6.政府干预总的原则 1)政府干预不能破坏和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 不是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各个微观经济单位,而是使微观经济单位产生内在的动力,以自己的选择来谋求利益。微观经济单位的自主性不能因政府的干预而削弱。微观经济单位越有自主权,就越有活力;微观经济单位越有活力,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政府的干预就越有效。 2)手理论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看得见的手”必须服从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政府的作用对市场机制起补充作用。 “看得见的手”只有顺应“看不见的手”运行的规律才能驾驭市场。 政府“看得见的手”只有谨慎地使用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政府“看得见的手”只有知道哪里应当“无为”,才能有所为。 政府必须有所不为,方可大有所为;一切都为反而一无所为。 顺应市场机制的自然,政府尽量无为而治,乃是最好的大治。 3)政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一定的科学经济理论的依据,应当符合客观事实。 不科学的政府调节对资源配置极为有害。 还不如政府不干预。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1、感性认识 2、财政政策的效果 3、挤出效应 4、财政政策乘数 5、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1、感性认识(膨胀性财政政策) 1)经济萧条时,减税,给个人好企业留下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但是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导致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受到影响。 2)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3)经济萧条时,扩大政府购买,多搞公共建设,可以扩大对私人产品的需求,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也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 4)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如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等方法,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就业好生产。 2、财政政策的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政府收支使得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财政政策乘数: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使得国民收入变动的多少。 财政政策乘数要小于政府支出乘数等,因为政府支出乘数没有考虑到利率的影响,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要小于简单的政府支出乘数。 1)LM不变时的情况 IS越陡峭,导致的利率变化大,移动IS时对于收入的变化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IS越平坦,导致的利率变化小,移动IS时,收入变化越小,政策效果小。 即y1y2。图示 2)IS不变的情况 LM的斜率是: LM越平坦,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LM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 斜率大,h小,货币需求变动导致的r变动大,对应的收入变化就越小。 图示 3、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但是,这一增加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