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行之花艳山乡
道德之花艳山乡
道德之花艳山乡
——“老子”落户岢岚县王家岔记
□作者 张银枝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里说:“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
沿着岢岚县岚漪河一路向东,在荷叶坪山南麓一片峡谷地带里,有一个叫“王家岔”的美丽山乡,茂密的原始次森林,雄浑沧桑的宋代长城,带给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2010年深秋季节,我们走进王家岔。我们要找寻的,不止是这些古朴历史和自然的存在。听说,这里,虽是贫困之乡,民风却淳厚质朴,男女老少个个都学道德文化,人与人和睦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俨然现代版的桃花源。
王家岔的早晨
第一缕阳光照在蜿蜒而上的宋长城上的时候,王家岔好几个村子的扩音器里传出了老子《德道经》的诵读声,稚嫩而甜美的童声和着悠扬的音乐,在几个村落里回响。陪伴着诵读声的是早起的村民,打扫庭院、点火做饭、赶着牛骡下地。或者有刚刚下地回来的勤快的人们,一边喝着晾好的白水,一边跟着吟诵几句,偶尔还跟旁边的邻居打趣一下,询问这个章节你背下来了没有。有不忙的村民还会拉过正背着书包要去学校的孙子,拍着小家伙的脑袋炫耀地说:“来,给这几位长辈背一下《弟子规》。”碰到小孩子胆子大,悠扬顿挫背完几节弟子规,一溜烟跑去上学了,这边的大人们乐呵呵地一脸满足像。隔壁的一位大娘,安静地打扫着院落里飘落下来的树叶,一边把家里孩子们昨天玩耍弄乱了的玉米堆收拾整齐。“大娘,您早啊,天天这么辛苦吗?”“不早啦!古人说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每天干干净净的心情也好哩。”大娘一出口,一准吓你一跳,别忙,这里的村民朋友,随便聊起来,每个人都会这句“古人云”或“老子说”,古人的教导和老子的智慧,似乎像越过山上的草木,撒播下来的阳光一样,离大家很近。
这时候,如果你抬起头,近在咫尺的宋长城上,一块块石片以几千年来执著的姿态守候着这片离繁华甚远的乡村,层层石片上反射的阳光,点点地闪耀着,像跳跃的诗行。忍不住爬上去,站在质朴而居高的宋长城上,一边是老房老屋的安谧亲切,一边是正在建设中的旅游配套项目,对面山上,层林尽染,秋日的丰硕与荒野的壮阔,在袅袅炊烟的映衬下,更像一幅写意画。如果不是还要去寻访散居在各个村子里的农民朋友,真会在这样的美景中沉醉。
八旬老人的道德情怀
在楼房底村村外的地里找到80岁的高良臣大爷时,他正挥镰收割玉米的秸秆。听说我们想问他关于学习老子道德原文和诸子文化的事,他笑呵呵地说:“我一辈子不识几个字,快80了才又开始认字学文化,主要是喜欢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刚开始人们还笑话我哩。”
说起经典,老人随口就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一查,是《德道经》第一篇。老人还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是他天阴下雨、农闲季节和田间劳作之余,一点一点揣摩下来的,不懂的就问人,不会的就查字典,现在,仅有三年初小文化程度的老人硬是凭着一股钻劲儿把老子著作的前十五章和《弟子规》等经典文背了下来。高大爷说,他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活得明白过,很多道理经书里的话一点就通透了。对于久居深山的这位农村老人来讲,接触经典原著以前的几十年间他更多地是相信本地流传下来的迷信风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生活。因为学经典,高大爷识的字越来越多了。
村子里的人说,现在的高大爷仿佛年轻了,以前不爱管闲事的他,现在看到村里的小青年们有什么争吵、纠纷,他便会主动上去制止和劝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拿经典著作里的原话来教育大家。
当我们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亲耳听到八旬老人诵读的经典原著,听到很多人都能说出老子的“双可教育”和“上善治水”,说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这样的话时,我们真的有点惊讶了。
邱宝生的道德与良知
第一眼看到邱宝生,就感觉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我们走进辛家湾村他家院子的时候,他正从不远处的打谷场上赶过来,一边大声地跟大家打招呼。看着这个热情的乡村汉子,似乎跟村民口里曾经那个好吃懒做、蛮不讲理、不忠不孝的人相差甚远。穿过堆着秋收果实的院子,进了屋,他八十岁的继母坐在炕头上,屋里吃的用的,堆积在那里稍微有点乱。邱宝生说,一个人拉扯着80岁的老母亲过日子,又要做饭又要干活,确实有点忙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