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与修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与修改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与修改 ——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习作评改研究 杏林小学 李秀川 内容提要】 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要树立“积累”的作文教学观,用积累的意识和策略来丰厚学生的积淀。其中包括以阅读来积累语言、以体验来积累生活、以勤练来积累技巧、以兴趣来积累情感等。在学生的作文指导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以获取间接经验。 【关键字】作文 积累 策略 积淀 【正文】 在如今的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听到的公开作文教学比较难,似乎擅长阅读教学的名师很多,而擅长作文教学的不多。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个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题虽然已经研究了很长的历史,但我们发现今天的学生依然害怕作文,不喜作文,今天的老师依然对此束手无策。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语言、生活、感受、语言范式等积累的重要性,丰厚的积累更是通畅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从何而来?积累所得。窥一文而知其底蕴,大海上的一角冰山是有海底的七份冰做支撑的。所以苟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一、积累丰厚语言——惟有书香能至远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小学生知识面和生活的接触面都较为狭窄,如果将阅读范围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不去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平时无积累,作文又何以倾吐?那么如何通过各种途径积累语言,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呢? 1、扎实课堂,感悟语言 积累是个过程,首先要立足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 案例1:这个词用得好。 教《父亲和鸟》时,我们从父亲对鸟的了解感受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即将结束时一个孩子问:“喃喃是什么意思?”我马上请孩子们再读这一段,边读边做动作,想象在森林里的情景。孩子们说出了各种想法。“喃喃就是自言自语。”“喃喃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而且声音很轻。”一个孩子喊起来:“喃喃是说话声音轻,我知道为什么轻了,因为鸟儿还没有起床。父亲爱鸟,怕惊动了鸟儿。”掌声响起。一个孩子说:“老师,这个词用得真好!”我马上说:“细细品味,这样的好词很多很多,在阅读时你可以将这样的好词划下来,记一记,就成了你的好词了。看看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吗?请你划下来,推荐给小朋友,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孩子们开始划词。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要让学生有语言积累的意识和方法,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变学习课文为学习语言,在教学内容上要变分析为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在教学方法上要变讲解为学生自我感悟,在教学要求上要变理解为运用。 2、延伸阅读,反刍感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也就说明了一点,如果单从所学的课本来积累,量是远远不够的,它满足不了学生,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一些书刊杂志,在不断阅读中浸润书香,习得运用。 阅读首要的是一种兴趣、一种快乐。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种享受的时候,孩子才会去读,也只有去读了后才谈得上读后的积累。 当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能只局限于快乐和兴趣,而要掌握一些方法了。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我校课外阅读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以“读背为手段、运用为目的”的读书教育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举行“美文赏析课”、“讲故事比赛”、“好词佳句背记竞赛”、“古诗文诵读”等),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交流、多借鉴,多运用、多创新,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从学生的习作看,他们不会再翻来覆去地只会那几个用滥了的词儿。因此我坚信广泛阅读可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为写作打下基础。 二、积累生活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实,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来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它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来单调的生活中体验它们的启示与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李白坚《作文教学的四个要点》)学问也好,文章也罢,大概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做一个有心人,不断地发掘它、观察它、理解和体验它。 1、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案例2:大自然的礼物。 下雨了,雷电交加,尽管我还努力想把课上下去,可一声声惊雷,一道道闪电不时让孩子们尖叫,这可是大自然送给我的课程资源。于是,我干脆让学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