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容身现实 建好现代林业
立足**实际 建好现代林业
今年1月23日,在全国召开的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首次提出了现代林业,并将现代林业科学的定义为:是科学发展的林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省林业局***局长也指出:“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林业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旗帜、方向和主题。但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我省省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作为我们最基层林业工作者,再也不能坐而论道,更不能袖手旁观,相反我们每一个务林人都应以责无旁贷的责任感,来关注现代林业,了解现代林业,刻苦学习相关知识,进而掌握建设现代林业的基本技能,积极投身于建设现代林业的伟大实践之中。正因为这一点,笔者花了大量精力,对来凤林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形成了来凤现代林业的基本思路,现试述如下:
一、县域林业的基本概况
******的传说得名,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县。它远处**省西南边陲,地处***三省(市)要冲,南邻**省龙山县,西接**市**县,东北与本省**、**县相连,有**“西大门”之称。地跨东径 109°00′ —109°27′,北纬29°06′ —29°40′,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下辖**镇、**乡、**乡、**镇、**镇、**乡、**乡、***乡等8个乡镇,203个村,1844个村民小组,48个居民小组,全县总户数86518户,309287人。
**属武陵山系东部延伸部分,武陵山余脉分南北两支成钳型走向横贯全县,沅江支流酉水河流经大部分县域。境内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以坡、台、岭居多,东南以平、岗、丘常见。最高海拔在大河镇的大尖山,为1621.3m,最低海拔在***镇的鸡笼滩,为339.9m,相对高差1281.4m。
全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29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1%,县内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09科,906种,生长较好的乔木树种有60余种,其中全县现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677株,有大河镇五道水村徐家寨、三胡乡黄柏村两个古树群落。全县现存古树约60种,最长年限为百福司磨刀湾的钩梏,树龄达480年。古树中以枫香树最多,有117株;丝栗树70株,细叶青冈63株,桢楠34株,钩栲30株,杨梅26株。板栗、核桃、杉树、马尾松、柏树、南方红豆杉、珊瑚朴、石楠、黑壳楠、柿子树、枫杨也较多见。较为珍稀的还有岩林光、重阳木、铁坚杉、黄杉、梓木、含笑、朴树、皂荚、黄檀、紫薇、紫茎、香果树、麻栎、罗汉松、红茴香、鹅掌楸、枫杨等。同时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多,达100余种,其中国家、省级重点保护及“三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共5纲20目34科54种,包括兽纲6目12科17种、鸟纲8目13科22种、两栖纲2目3科6种、昆虫纲1目1科1种、爬行纲3目5科8种,其中金钱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综上所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给我们建设现代林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
二、建设现代林业的初步尝试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来凤县就走出了“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封育结合”的路子,极大地促进了林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县于2000年被纳入国家天保工程县以来,每年投入大量管护资金,聘请专兼职护林员进行管护。到目前为止,**县纳入天保工程封育范围的森林面积已达到14.8万亩。通过对全县布置的10个样点进行测量推算,目前**县的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已分别由1999年底的47.79%、196.51万立方米增加到52.05%,321.49万立方米。2002年我县又开始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到目前共计完成退耕还林19.3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7.3万亩,荒山造林12万亩,涉及全县5乡3镇162个村25381户。仅去冬今春就完成退耕还林1.3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0.3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
**在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按照“生态攻坚、产业提速”的工作思路,围绕特色资源抓产业建设;围绕特色产业抓龙头企业发展;围绕企业发展抓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一桶油(桐油)、一壶酒(古杨梅酒)、一杯茶(藤茶)、一双筷(漆筷)、一剂药(药材)”为特色的“五个一”林业产业品牌,年产值过亿元,达到了全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的,得到了省、州林业部门的充分肯定,为**建设现代林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2007年7月7日,**县人民政府高瞻远瞩,在认真总结前几年产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发[2007]40号文出台了《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