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况质量
环境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1年度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厅长 陈蒙蒙
2012年5月30日
综 述
2011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快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安全得到保障,为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环境基础。
一、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
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仍处于轻度污染。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124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占35.5%,较2010年降低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19.9%,较2010年降低4.1个百分点。
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为4.7毫克/升,同比基本持平;氨氮平均浓度为0.87毫克/升,较2010年下降8.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
1.饮用水源
总量约43.5亿吨,其中91个地表水源地和5个地下水源地取水量分别占98.4%和1.6%,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9.8%和100%。
长江是我省最主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11年长江供水水量占城市主要水厂总供水量的57.3%。太湖、京杭大运河等也是我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2011年取水量分别占总供水量的17.8%、1.3%。
2.太湖流域
2011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年均浓度分别达到地表水Ⅲ类和Ⅳ类标准要求,氨氮年均浓度达Ⅱ类标准要求,但总氮年均浓度仍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与2010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与氨氮年均浓度基本持平,总磷浓度上升8.2%,总氮浓度降低11.6%。
太湖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为58.5,平均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同比保持稳定。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蓝藻水华现象82次,与2010年相比,蓝藻水华形势总体有所好转,最大发生面积和平均发生面积分别下降35.3%和27.7%,大面积蓝藻发生次数亦有所下降。
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控制断面中,有4条平均水质处于Ⅰ~Ⅲ类,其余11条处于Ⅳ类和Ⅴ类,未出现劣Ⅴ类水质。
对照国家考核目标,太湖流域5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0.4%,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3.淮河流域
我省淮河干流水质较好,4个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标准。主要支流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对照国家考核目标,4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1.1%,与2010年相比基本持平;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较2010年下降3.6%,氨氮年均浓度上升5.5%。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14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与2010年相比,氨氮年平均浓度下降4.5%,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基本持平。
4.长江流域
我省长江干流水质较好,干流10个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主要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45个控制断面中,有40个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占88.9%,较2010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与2010年相比,主要入江支流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保持稳定,氨氮、石油类年均浓度分别下降9.2%和4.9%。
5.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全省废水排放总量59.1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96亿吨,占42.18%;生活污水排放量34.20亿吨,占57.7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24.62万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3.93万吨,占19.2%;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0.23万吨,占48.3%;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9.93万吨,占32.0%。氨氮排放总量为15.72万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1.67万吨,占10.6%;生活氨氮排放量9.99万吨,占63.5%;农业源氨氮排放量3.99万吨,占25.4%。
与2010年相比,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3.4万吨,氨氮排放总量减少0.4万吨。
(二)空气环境
2011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较2010年略有好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三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较2010年下降了2.8%、5.7%和4.1%。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4%,较2010年上升1.5个百分点。
1.城市空气
全省13个省辖城市中,有1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