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 张彤 摘要文章针对现代文明, 尤其是现代建筑在当代的发展所 造成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以及 人与技术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矛 盾、冲突甚至危机,本文以自然、 文化、技术三个轴心为基础,提 出一种整体地域主义建筑观,倡 导建筑在全面进步和积极发展的 同时,自觉寻求与地域的自然环 境、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以及技术 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相结合;遵 循地域生态机制,体现文化传统 的真实延续,在社会心理上取得 普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创 造一种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上 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建筑地域性整体 地域建筑观 1现实的困惑与论题的意义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和偏狭,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建筑学研究体系中,地域主义(Reglonallsm)一直混同于 乡仁建筑(\。rnaCuzarArehlteCture)和建筑设计中怀乡恋旧的形式复辟倾向(、ostalgicDeslgn)·建筑的地域 1生通常被认为是对历史上某种风格或主义的可有可无的调剂和修正。地域建筑理论的研究,即便是有,也处 于零散、初始和单薄的状态。 考察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建筑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特定的地点产生了不可割裂的质的联系,地域性 (Regionallty)是建筑的本体属性之一。在前工业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人类的建筑和聚落与所在地区的自 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维持着朴素、静态的和谐。正是这种和谐,造就了世界各地灿烂的地域建筑文化。从14 世纪开始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树立起人文主义的精神,在意识和行为上,人类开始从自然中脱离出来。 地理大发现、近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进程,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能力获得了巨大的解放。人的存在不 再依赖干有限的地域环境。2。世纪全球性的技术进步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彻底消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 地域概念。世界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在技术和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具有单一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的整体。 我们在看到了现代化和技术文明极大地丰富了物质世界、创造了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消 耗型的发展模式和单一平庸的“全球文明”具有的巨大负面效应。 首先,生产和技术的指数式增长使人的中心感和权威性得以无限制膨胀。以“地球主宰者”自居的人 类,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随心所欲地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发的依存转而对立并日趋 激化。人口膨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20世纪的人类困境。我们在获得了社会生产力的极 大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之后,潜在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威胁。在建筑领域,以现代技术为基础, 依托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现代建筑的国际化风格在全球蔓延,随处可见混凝土、钢和玻璃构筑的全 封闭大厦。它们全然不顾地域的自然气候,地理特征和以地方材料为基础的有效适宜的传统技术。建筑与地 域自然之间维系了几千年的朴素关系被截然撕裂。技术至上的错误观念,导致了地域资源的浪费,在很大程 度上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另一方面,由雷同的发展模式和单一的价值取向创缔的“全球文明”,正在对各地区的地域文化起着不 叮挽回的消蚀作用。现代建筑在以先锋的姿态对新生活、新技术、新材料作出响亮应答的同时,却毫不犹豫 地站在了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对立面上。在2。世纪的相当长时间里,建筑成为最优化工艺技术支配的纯 粹的生产结果;作为功利性社会中利润的生产者,建筑活动还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于是,世界各地的城市 和建筑在相同的目标和手段的支配下,变得越来越相象。现代的城市和社区丧失了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 作品所赋予人们的场所感和认同感环顾四周,人们突然不知身置何处。 “我们遇到了正面临着从不发达状态中升起的民族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走向现代化,是否必需抛弃使 这个民族得以存在的古老文化传统?”!’]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尤为紧迫的意义现代文明的负面效应在这些急切地迈入现 代化行列的国家中,显示出更加叮怕的破坏力。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封闭状态,我们对真正意义的现代建筑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生存与发展的紧迫 问题又迫使我们必须尽快加人到现代文明的全球化进程中。大量的建设需求和薄弱的经济基础,使我们不假 思索地接纳了以廉价的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建筑方式。香港、纽约等“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在一段时 期内成为盲目抄袭的样板虽然诸如“再造香港”之类的口号最近已很少提及,但是追求表面现象的思维方 式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仍然在许多地方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用。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观念的淡薄,使得我们一味地以牺牲地域生态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经济发 展。同时沉重的人[1压力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面临耗竭,中国的许多城市正在迅速加入到世界上污染最严重 的城市行列中。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面积水灾更是触目惊J已地表明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