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草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楷书草书

楷书草书 书学鼎盛的唐代 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代著名书法家 1. 欧阳询(公元557-641)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张旭 字伯高,吴郡人,世称张长史,生卒年月不详。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 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 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 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 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 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 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 其主要作品: 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的一派草书风靡一时,它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 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 连绵还绕”,有时两个字看起来象一个字,有时一个字看起来却象两个字。 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悬殊很大。在书写上,也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 ”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正如唐代 文学家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所云:“张旭善草书,不治它技,喜怒窘穷 ,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从草书焉发之 。”此幅草书,通篇气势奔放,运笔无往不收,如“锥划沙”,无纤巧浮华 之笔。 颜真卿(公元709-785) 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 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 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 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 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 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 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 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多宝塔感应碑: 乃颜真卿墨迹,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四十三岁时,楷书。 碑文结体严密,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与他后来所书 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而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 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 艺术吸取营养。 颜家庙碑: 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 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建中元年(公元780) 七月 立,碑在陕西西安。四面刻楷书,两面各24行,行47字,两侧各6 行,每 行52字,额篆书“颜氏家庙之碑”六字,为李阳冰书。明赵涵《石墨镌华 》云:“此书结法与《东方赞》正同,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王世贞 云:“余尝评颜鲁公《家庙碑》以为今隶中之有玉筋体者。风华骨格,庄 密挺秀。真书家至宝。” 柳公权( 公元778-865) 字诚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