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选修1商鞅变法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宗旨:富国强兵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商鞅入秦 商鞅立木为信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2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3 富国强兵的秦国(历史作用) 1、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2)大变革: (1)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3)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生产力等方面 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历史大环境: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被破坏 政治:阶级关系变化,面临社会变革 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表现、影响) 主持者 国家 乐毅 燕国 邹忌、晏婴 齐国 申不害 韩国 赵列侯 赵国 吴起 楚国 李悝、吴起 魏国 管仲 齐国 大变革时代,路在何方? 2、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 李悝 吴起 初 税 亩 鲁国 管仲改革 齐国 作用 内容含义 名称 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春秋时期) 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①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加速齐国井田制瓦解 ②使齐国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不论公田和私田,都征收实物税(按亩收税)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楚国 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使“秦兵不敢东向” 吴起 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我国第一部法典;维护秩序稳定政局 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特权 李悝 魏国 成效 内容含义 名称 国家 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战国时期) 政治:“选贤任能”,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度 经济:“尽地力之教”的农业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土地 “平籴法” 法律: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政治:限制贵族权力;免余官,减俸禄,禁私托 经济:变相没收旧贵族土地; 军事:养兵,奖励军功 2、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 (一)历史大环境: 2.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性 (经济) 兼并战争的需要——必要性 (军事) 新兴地主的需要——必要性 (政治) 百家争鸣的局面——可能性 (文化)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这是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1965年在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出土,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铜壶高40厘米,重4.5公斤,通身镶嵌有图饰,上部分为采桑、狩猎的图像;中部为宴乐、射箭情景;下部分为徒兵搏斗、水陆交战的战争场面。它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画面。 这是1965年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铜壶上的纹饰。该壶高40厘米,壶身遍饰嵌红铜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象和花纹。 壶身有三条环带,将图案分为四层: 第一层在壶的颈部,左边为竞射图,右侧为采桑、歌舞图; 第二层位于壶的肩部,为宴乐、武舞弋射图像; 第三层在壶的腹部,表现出的是攻城和水陆交战情景; 第四层接近壶的底部,是狩猎图。 整个壶面刻画用生动写实的方法,勾画出了200多人的形象,人人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它表现了战国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战争和礼俗等各方面的情况,为我们研究战国的历史和美术提供了生动而形象的实物资料。 这件铜壶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二)秦国小环境: 1、地理环境:深居内陆,土地肥沃 2、不利状况:政治、经济、文化落后 3、有利因素: 政治:君权集中,旧贵族势力弱 思想:注重实用,讲求功利 民风:质朴、尚武 迫切性 条件 其他:邻国削弱;士人游说;孝公雄心 机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秦孝公下令求贤 三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司马迁《史记》 治世不一道 ,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法而治。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 ——《史记·秦本纪》 卫人公孙鞅,素好刑名之学。秦王孝公知其贤招之以富秦。遂拜卫鞅为左庶长。谕群臣:“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施行,有违抗者,与逆旨同。”卫鞅定法制国,择都咸阳以迁之。太子驷不愿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