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振动的测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振动的测量课件

涡流传感器 轴 正常运转位置 停机位置 紧急报警位置 相对轴位移测量示意图 (2) 相对轴膨胀的测量 是指旋转机器的旋转部件和静止部件因为受热或冷却导致膨胀或收缩量。 相对轴膨胀的测量 相对轴膨胀的测量在旋转机器的启/停机过程十分重要。 因为机组加热和冷却时转子和机壳会发生不同的膨胀。 例如,功率大于1 000 MW的大汽轮机的相对膨胀可能达到50 mm。 一般采用涡流传感器在轴肩处测量 轴肩 测量不超过12.5 mm的相对轴膨胀 可以测量大约25 mm的相对轴膨胀 在轴肩两侧相对地安装涡流传感器 转轴锥面 两个涡流传感器构成差分电路进行补偿 测量50 mm或更大相对轴膨胀 当锥面移动时,轴向位移与径向位移的转换 双锥面 用一传感器测量相对轴膨胀 用另一传感器补偿轴的径向浮动 空间有限,轴肩太低或太小,或者相对轴膨胀太大 摆,有磁性,使得摆能跟随轴肩运动 通过非接触传感器测量摆固定点附近的运动而测量相对轴膨胀 2. 回转轴径向运动误差的测量 回转轴运动是指在回转过程中回转轴线偏离理想位置而出现的附加运动。 运动误差是回转轴上任何一点发生与轴线平行的移动(端面运动误差)和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的移动(径向运动误差)。 端面运动误差因测量点所在半径位置不同而异,径向运动误差则因测量点所在的轴向位置不同而异。 因此,在讨论运动误差时,应指明测量点的位置。 常用径向误差测量。 回转径向运动误差测量示意图 Rm R Or Om O0 r(?) e ? dy dx Sx(?) Sy(?) y x 圆球 理想圆球 3. 厚度测量 厚度测量分为非接触式测厚和接触式测厚。 (1)非接触式测厚 X射线测厚仪 检测器 被测带材 放射源 状态控制 闸门 测量线路 指示器 对于窄束入射线,在其穿透被测材料后,射线强度 I 的衰减规律为 I = I0e-?h 式中,I0 – 入射射线强度; ? – 吸收系数; h – 被测材料的厚度。 当 ? 和 I0 一定时, I 仅仅是板厚 h 的函数。所以,测出 I 就可以知道厚度 h。 (2)接触式测厚 上传感器 导辊 被测带材 下传感器 C形架 导辊以保证在测量时带钢与传感器垂直 4. 物位的测量 物位是液位、料位以及界面位置的总称。 测量物位有时是为了测知容器中物体的多少、大小(静态测量);有时是为了对容器中的物体进行监控,调节物料的进出速度,或在物位接近极限位置时能提前报警(动态连续测量) 常用测量方法: (4)放射性同位素测量法 (1)电感测量法 (2)电容测量法 (3)超声测量法 7.3.4 使用环境、价格、寿命、可靠性、维修、校准 激光测振有很高的分辨力和测量精确度。? 对环境(隔振)要求极严、设备又极昂贵。 ? 只适用于特殊环境下测量,如实验室测量、校准等。 电涡流传感器对环境要求低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对机器振动的测量中,且能在高温、油污、蒸汽介质环境下长期可靠地工作。 ? 比较电容、激光传感器 对相位有严格要求时,除了应注意拾振器的相频特性外,还要注意放大器的相频特性和测试系统中所有其他仪器的相频特性。 7.3.5 传感器对被测构件附加质量的影响 传感器固定在被测物体上,对被测量有影响。修正为 切削动态特性检测图 7.4.1 相对振动测量方法 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的相对运动测量系统 7.4 振动测量方法 (Methods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前置器 远距离指示仪表 机器结构 用于报警停机 记录和分析仪 表得任选输出 非接触式传感器 轴 前置器 7.4.2 绝对振动测量方法 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的绝对运动测量系统 前置器 远距离指示仪表 机器结构 非接触式传感器 轴 用于报警停机 记录和分析仪 表得任选输出 前置器 7.4.3 一般测试方法 信号拾取 信号调理 信号记录 信号分析处理 结果输出 7.5 机器状态监测与分析 (Mach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目的: 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科学管理与决策,革新设备维修体制 由事后维修、计划维修向预知维修(视情维修)转变 分析方法: 时域:波形分析、统计相关等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