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标卡尺读数中的干扰因素及解答策略
维普资讯
《实验教学与仪器》(高中学生版 )专 题 :
导 析 :
游标卡尺读数试题常常设计多种干扰因素,考查学 分析:当仔细看 图2中左边主尺游标时,发现主尺
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以提 刻度约为 2mm,那么主尺刻度读 2mm还是读 1mm呢?
高试题的区分度,体现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游标卡尺 若是 2mm,则得出的答案是 :2mm+47xO.02mm=2.94
读数试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 mm,约 3mm,与实际值约 2mm不符,所 以正确答案为
看 ,干扰因素主要可 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 1.94mm。 ‘
一 、 模糊条件干扰
主尺
为考查学生对游标卡尺主尺读数是否理解透彻 ,试 游标
题中经常模糊部分数字 ,以混淆学生的读数。
例 1: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 1mm,游标上有 20个
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可 以
读出此工件 的长度为
图 2
三、多余条件干扰
试题中有意识地多给一些 已知条件,干扰学生思
维,学生往往在多余条件的影响下误入歧途,导致解答
错误 。
例 3: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 1mm,游标上有 l0个
图 1
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结果如图3所示。可
分析:多数同学读数时只看 图中放大部分 ,零刻线 以读出此工件的直径为
对应的主尺刻度为 l0后面第四条刻线,学生易按着通
常计数的方法认为主尺刻度是 14em,错误地得出工件的
长度为 14.005em。当仔细看左边游标尺时,发现 14em远
在右边,零刻线对应 的主尺刻度在 10em和 11em之间,
所以主尺刻度应是 104mm,正确答案为 10.405em。
排除模糊条件干扰的方法是在学习中仔细读题,认
真看图,从多侧面剖析 、理解物理 图形。 分析:因习惯 问题,同学们会把左边第一条竖线误
二、隐含条件干扰 认零刻度线,从而在此题中得 出错误答案2.2mm。而仔
隐含条件干扰是考查学生能力所需要的。同学们往 细看会发现游标零刻线在左边第一条竖线的后面 ,所以
往因错误分析隐含条件而答错。挖掘隐含条件的关键在 正确答案应是 3.2mm。
于抓住图中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分析推理。 排除多余条件干扰 ,关键是在审题上下功夫 ,只要
例 2:用游标为 50分度的卡尺测量 圆柱直径 ,结果 概念 、规律掌握准确 ,就要相信 自己,不要受题 目的干扰
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 而怀疑 自己的正确判断。 (下转第 19页)
2005年 第 11期
维普资讯
《实验教学与仪器》(高中学生版)专 题 :
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doc
- 混凝土表面“起粉”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06328.doc
- 混凝土表面喷浆技术交底.doc
- 混凝土表面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力传递规律研究.pdf
- 混凝土表面强度提高剂.doc
- 混凝土表面液体硬化剂.doc
- 混凝土表面色斑形成的原因及防治.doc
-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方案04610.doc
- 混凝土表面裂缝一般知识.doc
- 混凝土表面裂缝一般知识09322.doc
- 4.1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习题集 .pdf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2.古诗三首 课件(共50张PPT).pptx
- 青海2024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 .pdf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27.巨人的花园 课件(共58张PPT).ppt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 树和喜鹊 第1课时 课件(共37张PPT).pptx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贵港市平南县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