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ppt

第一章 现代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现代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

教材: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参考书:柯德(Matin Curd)和柯夫(J A Cover) 编的《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Philosphy of science--The Central Issues) 第一章 绪论 20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在西方是发展十分迅猛的哲学学科。很多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系所(如美国很多大学成立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有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美国的科学哲学协会等),也有专业的学术刊物(如美国的《科学哲学》、英国的《英国科学哲学杂志》等)。 西方科学哲学大规模地传人中国,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成立了隶属于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有很多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20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书将以问题为中心,对两方科学哲学做较为全面细致的介绍和研究。 一、科学哲学是什么 想要知道科学哲学是什么,最好先从“科学哲学不是什么”回答。按照克莱姆克(E D Klemke)之理解 首先,科学哲学不是科学史。科学史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以及科学家的贡献;科学哲学的研究虽然与科学史有密切的联系,但它本身不是历史研究。 其次,科学哲学不是宇宙观或自然哲学。 后者研究的问题有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宁宙有没有终极目的等。科学哲学研究虽然也涉及对世界的理解,但更多的是将宇宙观归入科学研究的范围。 第三,科学哲学不是科学社会学或科学心理学。 后者主要研究的是科学的社会现象或科学家的心理现象,如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作用,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辩论时的心路历程等。科学哲学需要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心理学,但它自身做的不是这一类的实证研究。 最后,科学哲学也不是科学。 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通过数学和实验手段,去发现(也有人认为是发明)自然定律。科学哲学不做这一类的研究,它更关心的是自然定律的逻辑形式是什么,科学方法有没有必然性等。科学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可表示如下: 克莱姆克 的科学哲学定义:①Klemke E D,et al ed Introductory Readings in Philosphy science.New York Promtheus Books,3rd,1998,19~20 那么,科学哲学究竟是什么呢?克莱姆克给出了初步的定义: 科学哲学是通过对科学的目标、方法、标准、概念、定律和理论进行逻辑的、方法论的分析,从而试图理解科学的意义、方法和逻辑结构。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大致的知道,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它的研究目的是增进我们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哲学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事实上,科学哲学如同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如科学、艺术等,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它的研究方法最初是逻辑分析,后来逐渐增加了历史研究和社会学分析的方法。它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发展,如贝叶斯(Bayes)算法就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领域。笔者不打算以定义的方法来表述科学哲学,而是在书中展示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方法,从而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去理解科学哲学。 二、从人物到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洪谦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时,就成为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早期成员之一。回国后,洪谦在北京大学主持外国哲学研究所,虽然因为文革耽误了进一步的研究,但改革开放之后编译了《逻辑经验主义》(上下卷,1982),并著有《维也纳学派哲学》(1989)、《论逻辑经验主义》(1999)等书,向国内详细地介绍了维也纳学派及其哲学。 国内科学哲学教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更为详尽、全面地介绍西方科学哲学。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学哲学教材。其中有:江天骥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1984),舒炜光、邱仁宗主编的《西方科学哲学述评》(1987),夏基松、沈斐风编著的《西方科学哲学》(1‘787)等。 90年代以来,又有黄顺基、刘大椿主编的《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与进展》(1991),殷正坤、邱仁宗的《科学哲学引论》(1996),刘大椿主编的《科学哲学通论》(1998)以及他的专著《科学技术哲学导论》(2000),郭贵春的《走向21世纪的科学哲学》(2000),盛维通等编著的《科学技术哲学教程》(2000)等。 这些著作对普及科学哲学以及推动相关的研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著作大多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的,往往以“逻辑原子主义(L0gIcal Atomism,代表人物为罗素、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代表人物为石里克、卡尔纳普等)——逻辑经验主义(L0gical Empiricism人物为赖欣巴哈、亨普等)一批判理性主义(CriticaI Rational一.代表人物为波普、拉卡托斯) 历史主义(Historicism,代表人物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