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eq \a\vs4\al(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的含义、成因与表现。 2.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突出的原因分析。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荒漠化的概述 1.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4.现状 (1)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 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4.分异 以贺兰山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5.干旱特征的形成 (1)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地势: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阻挡。 6.表现——脆弱的生态环境 (1)气候:干旱,风力强劲。 (2)水文: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弱。 (3)植被:稀少。 (4)土壤:发育差,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表现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eq \b\lc\{(\a\vs4\al\co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原则 (1)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重点 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5.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2.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 3.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4.荒漠化的防治以治理为主。(×) 5.将下列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与对应地区连起来。 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A)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知识点一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 [问题探究] 结合图和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教材P17图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  材料 2015年4月27日,2008年以来最强沙尘暴袭击新疆。南北疆多地纷纷被黄沙包围,首府乌鲁木齐能见度降至900米以下,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探究1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提示:东部是温带草原,向西出现荒漠草原、荒漠。 探究2 形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据图中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从海洋带来的水汽越来越少,降水自东向西越来越少,景观依次出现变化 。 探究3 强沙尘暴频繁发生在西北地区,试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沙尘暴和荒漠化的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从西北地区本身的条件包括植被、土壤、天气、气候等方面说明。西北地区常年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等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上述条件导致沙尘多发,沙漠面积不断扩大,荒漠不断扩展。 [总结深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的成因 自然因素的影响 基本 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深居内陆,高原、山岭阻隔 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物质 条件 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动力 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 为风沙向东、南方向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重要 条件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加剧荒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