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3年7月1日 名著重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本期导读 【名家专稿】张 柠 财富为什么成了问题? 1版 【名著重读】石买生 一朵冰冷的火焰--读J·M库切《耻》 4版 张 安 激情燃烧的耻辱--读库切《耻》 6版 张青云 暴风雨中的一团火--读库切《耻》 9版 吴丰强 且向花间留晚照 10版 王耀平 孤独的芦苇--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12版 【精神家园】张晓楠 我的阅读经历 13版 【言 论】周明学 玉满堂读书札记(二) 14版           财富为什么成了问题?                                    ■张 柠 1   一般人都会认为财富越多越好。中国民间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可见积累 财富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否则,活着就没有安全感。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通过各种手 段积攒财富:占有很多田产和奴隶,将金银珠宝装在瓦罐子里东埋西藏;存折和信用卡经 常更改密码,设法将已经占有的财富保值,拖欠民工工资,炒股,洗钱人们整天劳 碌奔波,为的就是多积攒一点,最好将儿子孙子的那一份都准备妥当。   据说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也就是《礼记·礼运》中所说的那个天下为公的 大同之世,人们的财富观念很淡泊,思想境界似乎很高。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对于财富,如果不是担心丢弃在地上而浪费资源,那么谁也不会把它搬到自己家里 去。孔子感叹那样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认为,夏禹、商汤、周文、周武时代 是小康之世,大家都变得很自私,一门心思积累个人财富,没有人关注公共问题和福利 经济学。因为那是一个天下为家的时代,天下、国家都变成了私有财富。为了防止家 天下的财富格局遭到破坏,必须限制个人私欲的无限膨胀。于是,先贤们按照天道运行 的原则,发明了一整套礼的规范,来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 就连天下为家的格局都没有了,以德配天的王道没有了,只有以五霸为代表的霸 道,谁的力气大谁就当权,有枪就是草头王,说得赢就说,说不赢就打。孔子认为,那 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面对这样一个糟糕的局面,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教育。上梁不正下梁歪,首先要 教育君 2004年7月8日 名家专稿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王,让他们懂得以德治国的道理,要老百姓节俭、不贪婪,自己首先要节俭、不贪婪;要 老百姓 守法,自己先要守法。社会出问题了,跟领导者很有关系,不要在老百姓身上找原因,所 谓《春秋》责贤,就是这个意思。对于老百姓,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 思是在积累财富的时候,正直有德的人首先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糊涂人则只是谈怎 么样才能增加利润,损人利己、破坏环境都在所不辞。   孔子从来也没有反对财富。在他那些被称为贤人的学生中,财政管理专家、国际贸易 专家、政治家大有人在。只有颜渊,既不关注吃穿住,更不会积累财富,像个苦行僧。孔 子对他偏爱有加,不仅因为他达到了仁的境界、对老师忠诚,更主要是他的身体太差,让 人怜悯。只有在谈到尘世生活之外的更高理想时,孔子才会用颜渊做例子。颜渊生性木 讷,体弱多病,35岁就病死了,不足为戒。即使极端主义者老子也没有反对财富。他设想 的小国寡民(有点罗伯特·诺齐克最小国家的意思)方案中,也十分强调财富问题: 要有好吃的、穿着打扮要漂亮、每一个家庭都要有至少两室一厅、最好还要有乡村俱乐部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实际上没有人反对财富。人们只是对财富的积累方式和分配方式提出质疑。为什么徭 役赋税越来越重?为什么劳动者贫困,不劳动者反而富裕?为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为什么原创性劳动越来越贬值,虚拟经济(或者信息经济,主要是传播小道消 息)越来越吃香?人类还有没有得救的希望?人类文明史上所谓轴心时代的一些宏大思 想体系(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印度教和佛教,古希腊哲学,希伯来先知)中,都包 含着对财富积累和分配方式的强烈质疑成分。在此后的文明进程中,一方面是人类积累财 富的技能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对文化先知所提出的质疑越来越不屑一顾。 2   西方经济学界有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私人恶德就是公众利益。这是18世纪的荷兰人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一书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