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胃痛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1.痛甚加延胡索、三棱、莪术 2.并加理气之品如木香、郁金 辨证论治 6.湿热中阻证 症状: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1.热甚便秘加大黄、枳实 2.气滞腹胀加厚朴、大腹皮 辨证论治 7.胃阴亏虚证 症状:胃脘隐隐作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养阴益胃,当归、川楝子柔肝理气,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还可选用益胃汤、玉女煎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1.痛甚,加香橼、佛手 2.脘腹灼痛,嘈杂反酸,加左金丸 3.胃热偏盛,加生石膏、知母 4.日久肝肾阴虚加山萸肉、玄参 辨证论治 8.脾胃虚寒证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黄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止痛。还可选用吴茱萸汤,厚朴温中汤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1.泛吐清水重者,加干姜、吴茱萸 2.寒盛用大建中汤或附子理中丸 3.脾虚湿重合二陈汤 4.肾阳虚,加附子、巴戟天、仙茅 其他疗法 胃痛除内服药物,还可通过针灸、推拿、敷贴、穴位压迫、穴位注射等方法 预后转归 胃痛的预后一般较好 实证治疗较易,邪气去则胃气安 虚实夹杂或正虚邪实者,治疗难度较大,且容易反复 应注意伴有呕血,黑便,量大难止,胃痛剧烈,兼见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的人,此为气随血脱的急危之候,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预防调摄 胃痛患者应注意精神与饮食两方面的调摄 一方面应调理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切忌动怒和紧张 另一方面,饮食上应注意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古今经典文献撷英 《医学正传·胃脘痛》 “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 古今经典文献撷英 《景岳全书·心腹痛》 “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于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者多虚。脉与证参,虚实自辨。” 古今经典文献撷英 《医学真传·心腹痛》 “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漫云通者不痛,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结语 胃痛的病变脏腑是胃,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基本病机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胃痛常与肝脾有关。胃病初期,病变脏腑单一,久则互相影响,由实转虚,虚实错杂,迁延不愈 复习参考题 1.引起胃痛的病因主要有哪些?其病理性质有哪些特点? 2.如何对胃病虚寒证进行辨证治疗?哪些胃痛要掌握“疏肝不忘和胃,理气不要伤阴”的原则?为什么? * 胃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 李振华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胃痛的主要临床特征 2.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3. 掌握胃痛的辨证要点,以及各型的辨证论治 内容提要 1.概述 2. 证候特征 3. 病因病机 4.诊断 5.鉴别诊断 6.辨证论治 概述 (一)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于外感邪气或内伤饮食情志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概述 (二)源流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外台秘要·心痛方》:足阳明为胃之经,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 概述 (三)心痛与胃痛相混淆 古代胃痛与心痛相混淆。如《千金要方·心腹痛》等书中列有九种心痛,实际上多指胃痛。后世医家注意到了胃痛与心痛的区别,如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指出“因胃脘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哉?”。又如《医学正传·胃脘痛》中也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 概述 (四)范围 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时可按本篇论治 证候特征 疼痛部位在心下胃脘 疼痛性质有胀痛、刺痛、钝痛、隐痛、灼痛、绞痛、闷痛,以胀痛、刺痛、隐痛最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