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docVIP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古代的封建经济 (一)、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及各阶段经济特征 1、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 (1)、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重农(“本”)抑商(“末”)是基本的经济国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 (4)、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后来居上。 (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2、封建社会各阶段经济特征 (1)、战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隋唐: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 (5)、五代辽宋夏金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明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的保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a、统一(相对)稳定的政局; b、水利的兴修; c、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 d、中外交往频繁。 (2)、科技的推动:科技对生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a、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b、外国先进物种(棉花、玉米、甘薯等)、技术(熬糖法、欧洲水利技术)的引入; c、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科技著作。 (3)、政策(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a、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 b、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如减轻赋税、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改善农民土地状况等); c、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曾经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4)、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 a、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b、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代新王朝调整政策。 (5)、良好的基础。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朝经济发展为基础。 例如:(1)、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 a、统一稳定的政局,水利的兴修,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及中外交往的加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b、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成为经济发展的科技条件。 c、前代农民起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e、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朝经济发展为基础。 (2)、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特点: a、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b、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d、各族经济交流加强。 成因: a、社会大动荡。 b、民族大融合。 c、士族大兴盛。 d、佛教大盛行。 2、经济、政治、人口、环境的关系 (1)、有利的自然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不利则反之。 (2)、人口增加为封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人口过度膨胀,就出现人多地少、盲目垦荒、破坏植被等现象,最后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3)、积极垦荒,开发土地资源是国家富裕、经济兴盛的标志,但盲目垦荒、破坏植被影响生态平衡,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4)、统一全国、社会安定则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而战乱则相反,破坏社会经济。 (5)、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采取有利的政策则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相反。 3、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1)、农业 a、生产工具的改进:商周时使用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使用铁器;春秋、战国铁农具的开始使用和扩大;张骞通西域后铸铁技术传到西域;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普遍用的桔槔、曹魏时马钧改进的翻车和唐朝时创制的筒车都是新的灌溉工具。 b、耕作技术的提高:商周人懂得施肥;春秋战国时期牛犁耕技术开始使用和推广;三国两晋南北朝二牛一人犁耕法传到西北和南方;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c、水利工程的兴修: (a)、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b)、重大水利工程—— 芍陂、邗沟、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大运河。 (c)、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 d、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商周种植“五谷”(黍、稷、稻、麦、豆);西汉从西域传入葡萄、石榴、苜蓿等经济作物;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清代前期桑、棉、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e、耕地面积的扩大:如唐朝通过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要结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客观的评价)。 (2)、手工业 a、生产工具的革新: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等。 b、生产规模的扩大:商朝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大;隋唐时造最大海船;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的冶铁业等。 c、品种日益增多:用漆历史最悠久(河姆渡氏族);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