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2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提高普通农民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更多的资源投入子女的教育,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3、打破传统等级结构,消除大地主对国家政策的控制,促使社会进步; 4、增加民众公平感,有利于社会和谐; 5、消除佃农和雇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实现人的解放 土地改革的好处: 建国前的土地改革路线图: 江西苏区期间(土地革命时期,1931):打土豪、分田地;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战期间(1937):三七五减租; 由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转变为减租减息政策;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征地,发展农业生产;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路线图: 第一次土改:1949年,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无偿使用+无限期使用+不准转让; 第二次土改:1953-1956,在保留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农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的土地改革; 第三次土改:1958-1978年,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改革; 第四次土改: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公有,由家庭经营的土地改革; 第五次土改:2008年10月12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战友、使用、收益权利; 第六次土改:2016年10月30日,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特征: (1)机械的广泛使用; (2)化肥、杀虫剂等现代化学品的普及以及生物技术带来的改进; 农业与其他产业的不同是,农业具有同质性产业; (1)工业技术不容易被其他行业吸纳; (2)农业技术可以快速复制,基于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 影响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的因素: (1)父母收入水平。收入越高,养孩子机会成本越高; 收入增加一方面导致父母愿意消费其他物品而不是孩子,边际收益下降; 收入增加,使得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变得便宜,导致边际效用上升; (2)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以及相关的人类资本回报。 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社会会倾向于使用密集的使用人力资本的技术,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回报; 少生孩子,多增加教育投资; ; (3)父母的教育水平。 较高的教育水平一方面提升养孩子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生孩子的收益; (4)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劳动参与。 父母不参与劳动力市场,可能孩子带来的快乐多,效用高;另一方面,时间机会成本低,降低成本; 父母参与劳动力市场,孩子带来的快乐较少,效用低; 另一方面,时间机会成本高,提高成本 第四节 人口转型与人口红利 人口转型是指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转型的三个阶段: 阶段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 阶段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 阶段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 人口红利: 劳动人口相对于被抚养的人口更丰富,从而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 无序额外的投入就可以获得收益 衡量指标---劳动人口比和它的倒数—人口抚养比 劳动人口是指大于15,小于65岁的人口 被抚养人口:低于16岁以下,大于65以上; 人口红利越多,经济增长越快; 人口红利有哪些? (1)抚养负担轻;更多资金用于生产而非消费; (2)劳动力供给,供给充沛,总量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低; (3)创造力高; (4)储蓄更多 第5章 农业和剩余劳动力对工业化的作用(上)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本章知识点: 1、舒尔茨与传统农业 2、高水平陷阱 3、土地改革对农业的影响 4、现代农业的特征; 5、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6、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下降的一般规律 1、传统农业的定义: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指出,不使用现代要素的农业生产都被视为传统农业; 2、传统农业的要素:土地+人力+畜力 不使用良种+化肥+杀虫剂+机械 限制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1)现代要素缺失的限制; (2)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农业; (3)较高的劳动力/土地比例,压低了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的应用; 3传统农业的特征:贫穷+有效 技术和收入层面---贫穷; (1)单位面积产出低; (2)人均产出低 资源配置层面----有效; (1)要素边际产出=要素价格; (2)要素市场出清; 有效只是静态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的贫穷来自于缺乏动态意义上的效率; 以前学者的观点: 传统农业的生产组织和制度安排不同于资本主义常见的形态; 阿瑟刘易斯—认为传统农业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为了维持其生存传统农业必须支付高于劳动边际产出的工资; 问题: 1、无法将新古典经济理论直接应用到传统农业的分析;均衡理论 要素边际产出=要素价格; 2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