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暖通专业基础31.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1.8公式计算确定。当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5℃时,应计算临室传热;当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10℃时,内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也应通过计算确定。 4)计算全面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热负荷时,室内计算温度可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降低2℃,或取常规对流采暖系统计算热负荷的90%~95%,且不计算设有加热管的地面传热损失。 5)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热媒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 6)热负荷计算应扣除采暖房间内部的得热量,如室内设备散热量、热物料的散热量等。 7)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计算,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2.8及附录D进行计算。 (1)6层以上的建筑应按附录D中公式D.0.2-1~D.0.2-5进行计算,6层及6层以下的建筑可按换气次数法计算各房间冷空气渗透量。 (2)外门缝隙渗入的冷空气可根据实际长度如下确定:阳台门的渗透空气量,可按相应朝向和相应级别窗的单位长度缝隙渗入的冷空气量的两倍计算;住宅防盗门可暂按2级窗计算(2.5~4.0m3/m.h);普通外门可暂按1级窗计算。 4.室内采暖系统 4.1集中供热系统的计量: 1)集中供热系统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必须设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热量计量装置,实现室内温度调控和分户热计量。当安装户用热量作为热量结算点时,可直接进行分户热计量。当采用其他分户计量方式时,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必须设置楼前热量表,作为该建筑物的热量结算点。 2)集中供热系统的热量结算点必须安装热量表。图纸中应明确热量表的具体名称、规格(管径)、公称流量等。 3) 热力站计量和监测: (1)热力站的总管上,应设置参数检测与热计量装置。补水系统应设置水表。动力用电、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量应分别计量。 (2)热源或热力站必须安装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 4)楼栋热计量: (1)居住建筑应以楼栋为对象设置热量表。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对于建筑物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单独设置采暖系统和热计量装置。 (2)公共建筑应在热力入口或热力站设置热量表,并以此作为热量结算点。 4.2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水力平衡检测。 4.3集中供热系统中,建筑物热力入口应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并应对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试。 4.4分户热计量及室温控制: 1)在楼栋或者热力站安装热量表作为热量结算点时,分户热计量应采取用户热分摊的方法确定;在每户安装户用热量表作为热量结算点时,可直接进行分户热计量。 2)采暖系统的形式及系统调节:新建和改扩建的居住建筑或以散热器为主的公共建筑的室内供暖系统应安装自动温度控制阀进行室温调控。 4.5居住建筑: 1)住宅采暖系统供、回水主立管宜采用异程式。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热量表前应设过滤器。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得设于套内。 2)户内采用散热器采暖时,为实现室温调节和控制,可采用双管系统和单管跨越式系统。每组散热器的进水管上应安装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如采用双管系统,每组散热器均应设置高阻力两通温控阀;如采用单管系统,每组散热器均应设置跨越管及低阻力三通温控阀。 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应在户内系统入口处设置自动控温的调节阀;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实现分室自动温控。自动控温可采用自力式的温度控制阀、恒温阀或者温控器加热电阀等。 4.5不管采用何种户内采暖形式,均不应将本户内的管道、设备进入他人户内。 4.6散热器采暖系统 4.6.1散热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设备。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器的影响,对散热器的数量进行修正。 4.6.2住宅在确定散热器数量和计算户内管道时,应考虑到户间传热的情况,可以对室内散热器片数作适当附加,但所附加的耗热量不应计入采暖系统的总热负荷内。户间传热负荷不宜大于房间供热设计热负荷的30%。 4.6.3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散热器。 4.6.4散热器不应使用淘汰产品:如四柱813、M132、大60、小60、圆翼形长翼形铸铁散热器。 4.6.5散热器宜明装,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漆。 4.6.6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工作压力的要求,尤其是选择高压散热器时应在图纸中明确散热器的工作压力。 4.6.7幼儿园内幼儿活动场所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防护罩周边应为圆角。老年人居住建筑内的散热器安装时,宜采用暗装或加防护罩。 4.6.8建筑高度超过50m时,散热器采暖系统宜竖向分区供热。 4.6.9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