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朴学大师孙诒让.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导作用: 第一,对于读者说来,首先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什么书好,什么书不好,必须加以选择。这就要知道该书的内容和大概情况,其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找一部好的书目,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完全能担当起此项任务。《总目》目录完备,以万千册书编成一部,不仅齐整易于保存,而且完备易于寻觅。它对相当多的古籍都作了全面的介绍,将孤本秘籍公诸同好,使读者不仅知道书名,而且知道书的内容及版本源流。有了《总目》,就能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想要读的书,给治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目》即是研读古籍的利器。 第二、《总目》分类正确、详明,不仅使读者即类求书,少走弯路,“告学者以读书之方,省其探讨之劳”,而且给从事专门学科研究的人提供方便。《总目》分经、史、子、集四大部。 一、经部 凡群经及小学之书,皆入于经部。经部分为十类:《易》类、《诗》类、《书》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四部共有四十四类。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类,又分为子目。间有无类可归者,则别为附录,或附于某类之后,或附于某子目之后,条理清楚,便于查寻。 第三,《总目》是各种学术史的汇编,能指导读者“辩章学术,考镜源流”。郑樵《校雠略》说:“古人编书,必究本末,上有源流,下有沿袭,故学者亦易学,求者亦易求。”比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对各门学术的源流及功用都作了论述,具有“易学”、“易求”的特点。《总目》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优秀书目的长处,不仅四部都有总序,而且每一类有小序,子目后面有案语,扼要说明此部此类著作源流及所以分这一类目的理由,对每一书的大旨作了介绍。还要“列作者之爵里”,“考本书之得失”,以及辩订“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等等。 比如《经部总序》,从学术史的角度介绍了经书的产生、经学研究自汉代至清初的六次变化。把各种诂经学派归并为汉学和宋学两大家,指出汉学笃实谨严、重诂训、有根底等优点,批评了它的过于拘谨、恪守陈规的弊病;指出了宋学说理精微、务别是非的优点,批评了它的主观臆断、诋毁前人的弊病。《总序》认为应当“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除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这就给我们说明了经学源流,同时也指出了治经的正确途径。 第四、《总目》详于考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能使我们学得一些考证的方法。清代学术以考据学为中心,考据的领域,由群经旁及子、史,比汉代仅限于经书的考据学范围要广泛得多。参与编修全书及《总目》的纪昀、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王念孙等人,都是考据学的赫赫有名的人物,所以精审的考证比比皆是。 第五、《总目》保存了《四库全书》未收的六千多种书的书目及提要,尤其值得珍视。从前,郑樵主张编目录一定要编入亡佚书目,以便后人作考查。《校雠略》说:“古人亡书有记,故本所记而求之,魏人求书有缺目录一卷,唐人求书有搜访图书目一卷,所以得书之多也。”“古之书籍,有不出于当时,而出于后代者”,“有上代所无而出于今民间者”。所以保存亡佚书目很有必要。 《总目》各类后面附有“存目”,乃是一大幸事,后人研究古籍,重视“存目”甚于“著录”,这是由于著录之书易求,而存目之书难得。存目书的种类和卷数大大超过了著录书,其资料之可贵,自不待言,而且为我们寻书提供了线索。 嘉庆时,阮元征集了四库未收的书一百七十多种,并仿《总目》的体例写成提要,共五卷,对《四库全书》及《总目》作了补充。《四库全书总目》对目录学、校雠学、版本学都有重大贡献,开一代学术研究之风。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总目》亦然。《总目》有许多优点,但并不是尽善尽美,它的问题是不少的,而且是严重的。 第一,乾隆诏修《四库全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清皇朝的封建统治,因此,《总目》只能对本朝有利,决不能忤旨。清朝统治者为了泯除反清意识,竭力毁灭清初史迹,甚至在四库开馆之后搜访违碍书籍之时,也屡兴文字狱,使伏尸之祸接踵。因此,纂修人员疑惧过深,不敢违背清廷旨意,在处理古籍上面,销毁、抽毁、涂改、挖补的情况十分严重。 四库书成后,乾隆对它作了重检,发现明季职官李清的《诸史同异录》中,有举顺治与崇祯相同四事,指为悖谬,于是将李清的著述及其他人的违碍书籍共十一种连同提要一并撤毁。由于这十一种书,清宫中留有副本,提要尚存(缺失二种),所以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重新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九种提要,题为“四库撤毁书提要”。 第二,清朝以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一切经典注解及义理之学都以程朱之学为正宗。《总目》对元明以降程朱一派的无聊著述著录颇多,而非程朱的著述则著录甚少。对著名学者如孙夏峰、颜习斋、李二曲、黄梨洲、潘次耕等人的著述,概入“存目”。对顾亭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万季野的《南疆佚史》、胡石庄的《绎志》等名著均不采录。这都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