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电子传递和ATP合成_33808598要点
16 电子传递和ATP合成;
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途径概述
线粒体
电子传递
ATP合成
穿梭机制
有氧代谢的意义
;16.1 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途径概述;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烧)的异同点:;
生物氧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CO2 的生成
H2O 的形成
能量的产生
;;H2O的形成和能量的产生:
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NADH和FADH2被氧化和生成ATP的整个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来自NADH和FADH2的电子通过一系列递氢体或电子传递体传递给氧生成H2O 。
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用于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浓度梯度,质子顺浓度梯度返回线粒体基质时,驱动ATP的生成。;NADH和FADH2氧化与ADP磷酸化相偶联
; 16.2 线粒体
鳄鱼一旦受到刺激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攻击其他动物和人,但高强度的肌肉活动是短暂的,需要长时间的恢复。
而候鸟则可以不停息地远距离高速飞行,并没有导致氧债。
;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需氧细胞产生ATP的主要部位。
一个真核细胞大约含有2,000个线粒体,约占细胞总体积的1/5。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数量、形状和性质的线粒体。如酵母细胞线粒体的形状极不规则,且带有长的突起。平均长度约为1-2 ?m,宽约为0.1-0.5 ?m。哺乳动物线粒体的直径是0.2-0.8 ?m,长度为0.5-1.5?m,大小类似于大肠杆菌细胞。
;;线粒体结构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基质。
外膜:脂类和蛋白质各占一半,通透性强,小分子和离子都能自由通透。
内膜:脂类约占20%,其余为蛋白质。大多数小分子和离子不能通透,含有呼吸链上的电子载体、ADP-ATP移位酶、ATP合酶以及其它膜转运蛋白。内膜上有许多向基质侧突起形成的皱褶,称为嵴。嵴大大增加了内膜的面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都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空隙称为膜间隙,膜间隙中含有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和一些辅助因子。
线粒体基质中含有丙酮酸脱氢酶和除了琥珀酸脱氢酶(该酶嵌在内膜中)以外的柠檬酸循环中的酶,以及催化脂肪酸氧化的大多数酶,整个基质类似于胶状物。;线粒体双层膜冰冻撕裂示意图;;16.3 电子传递;各个氧化还原组分的标准还原电位;利用抑??剂测定电子载体排列顺序的方法
;研究发现:
鱼藤酮阻断复合物 I 中的电子传递;
抗霉素A阻断复合物III中的电子传递;
氰化钾和CO阻断复合物IV中的电子传递;
寡霉素可以阻断ATP合成。
这些抑制剂也能阻止O2的消耗。
当将琥珀酸加入被鱼藤酮阻断的线粒体液时,电子传递和O2消耗都得到恢复,表明还存在另一个入口。;电子传递反应的次序 ;;复合物Ⅰ将来自NADH的电子传递给辅酶Q(CoQ):
NADH + CoQ(氧化型)→ NAD+ + CoQ(还原型)
ΔE°′=0.360V, ΔG°′=-69.5kJ/mol
复合物 III将来自还原型CoQ的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c (cyt c):
CoQ(还原型)+ cytc (氧化型)
→ CoQ(氧化型)+ cytc (还原型)
ΔE°′=0.190V, ΔG°′=-36.7kJ/mol
复合物IV将来自还原型cytc的电子传递给O2:
cytc(还原型)+ 1/2 O2 →细胞色素c(氧化型)+H2O
ΔE°′=0.085V, ΔG°′=-113.8kJ/mol
复合物II将来自琥珀酸脱氢反应生成的FADH2的电子传递给CoQ:
FADH2 + CoQ(氧化型)→FAD2+ + CoQ(还原型)
ΔE°′=0.085V, ΔG°′=-16.4kJ/mol;电子传递与跨膜质子浓度梯度的关系:;1、复合物 I 将来自NADH的电子传递给CoQ;铁-硫簇
在复合物I、II和III中都存在着[2Fe-2S] 和 [4Fe-4S]两种类型的铁-硫簇,是铁硫蛋白的辅基。当三价铁离子(Fe3+)和二价铁离子(Fe2+)之间进行氧化和还原时,每个铁硫簇可以接受或给出一个电子。;;;2、复合物 II 将电子由琥珀酸转移到CoQ;3、复合物 III 将电子由CoQH2 传给 cytc; Q 循环;4、复合物 IV(也称末端氧化酶)将电子从cytc 传给O2;电子传递链(呼吸链)传递电子的示意图
;16.4 ATP合成;;1、基本概念:
;早在20世纪30年代,生物化学家们就对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发现了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等代谢过程与ATP等高能化合物的形成和利用有关,指出ATP是代谢过程中能量产生和利用的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ppt课件.pptx VIP
- 设备操作工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青少年身体健康知识讲座.pptx
- AP化学 2013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3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步步高 HCD007(198)TSD电话 使用说明书.pdf
- 2025-2030年中国医用复合膜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 标准图集-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pdf VIP
- 婚姻登记务与管理.ppt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x
- 项目现场生产与进度管控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