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4.2.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同步导学案苏教版必修3要点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4.2.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一、目标导航
1.学习目标:?
(1)通过图解分析各种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情况,通过比较总结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2、重难点
重点:(1)比较各种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难点:(1)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知识网络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三、导学过程
“导”—自主预习
一、物质循环
1.概念:
2.特点: 、 。
3.实例:
⑴碳循环
①存在形式:CO2、含碳 、碳酸盐、煤、石油、天然气等
②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以 形式循环,在生物群内部是以 的形式流动
③生理过程: 作用、呼吸作用、 作用、分解作用
④碳循环过程图解
⑵氮循环:
二.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区别:物质是 的,而能量流动是 的、 的。
2.联系:物质作为能量 ,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学”—互动探究
探究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阅读课本P84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否是同一概念?其特点是什么?
提示: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无机环境,再回到生物群落的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特点:循环流动,反复出现
2.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人们还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
提示:物质在生物圈范围内是循环的。农田中不断有粮食产出,所以要不断施加氮肥。
3.碳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传递?
提示:碳水化合物。
4.参与循环的物质指的是什么?
提示: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5.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什么形式循环?
提示:碳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而不是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6.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温室效应。
7.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图示可知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包括了哪些元素的循环?其中生物圈中水循环有几条途径?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提示:水循环中包括了H、O元素的循环。海洋水和陆地水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的水分在空中形成云,通过降雨返回地表或海洋,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一部分流入海洋。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
8.仔细阅读p87课题研究,思考:小张、小王、小李三人的说法错在哪里?你能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实验来探究氮肥和磷肥含量与池塘富营养化的关系吗?设计实验时注意对照实验的设置。
提示:(1)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过多的氮磷流入水体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藻类等)过度繁殖,在淡水体中形成“水华”,在海洋中形成“赤潮”,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
(3)具体分析如下:水体中N、P增加→藻类等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大量植物死亡,被好氧细菌分解→消耗水中溶氧,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
(4)实验设计:①可分别检测3个水样,即随机各检测5个样品,平均藻类个体数多的样品密度大,反之密度小。
②使水质贫营养化,以便进行后面的实验。
③协调的营养(一定的N、P比)可促进藻类的生长发育,也是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④加设一个烧杯,其中只加入洗衣粉而不加尿素。
⑤天然池塘可能富含固氮细菌,因而磷元素成为制约因素。
9.氮元素以什么形式被植物吸收?生物群落中的氮通过怎样的途径转化为大气中的氮气?
提示:硝化细菌把氨氧化成硝酸盐;进入生物体的氮可形成尿素可被转化为氨,并可进一步转化N2;反硝化细菌可把硝酸盐转化为N2。
10.请表格法归纳总结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提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区别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圈的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形式 以有机物的形式 以无机物的形式 联系 物质循环的动力来自能量,而物质又是能量的载体,以保证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相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思维导图.pdf
- GB50751-2024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pptx VIP
- 顶尖录音利器SONY PCM-D50中文说明书.pdf
- 包茎包皮过长.pptx VIP
- 中医方法护理课件1.pptx VIP
- 鼻窦炎的中西医诊疗护理课件.pptx VIP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5-7-_Project-教学课件.pptx
- Unit 5 First Aid Projec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与归纳(2022年新改版).doc
-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_图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