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词语和句式.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词语和句式概要

谢家来贵门( )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 哙拜谢( ) 多谢后世人( ) 谢家来贵门(告别)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道歉) 哙拜谢(感谢) 多谢后世人(告诫) ⑤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子末尾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1.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 2.其真无马耶?(表反诘。)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揣测的语气)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六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四 定语后置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⑦诸侯以惠爱为德-- ⑧既自以心为形役-- 因为 表修饰 把 让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就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其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就有人责怪那个要出洞的人。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在乱石中间择其中的一两块来敲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可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练习  下列“其”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君知其难也   B 共其乏困   C 又欲肆其西封   D 吾其还也 1、以故其后名之曰 2、独其为文犹可识 3、盖其又深, 4、其孰能讥之乎? 其 “ ”字的用法习题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代词,它,指仆碑 代词,它,指洞穴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1.填然鼓之 助词:衬音 之 2.悟已往之不谏 3.耳得之而为声 4.及其所之既倦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代清风与明月 动词,到 而 并列连词 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吾尝终日而思矣 递进连词 而且 顺承连词 就 转折连词 却 修饰连词 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假设连词 如果 侣鱼虾而友麋鹿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 乃 2.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3.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于是,就 才 竟 你的 1.以其乃华山之阳 表判断,是 竟然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善假于物也 从 比 向 于 寡人之于国也 移其民于河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对于 到 在 跟、与 因 文言句式 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四类。 1、“……者……也”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判断句 常见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3、“……者,……”式。 2、“……,……也”式。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式。“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字。 如:今臣亡囯贱俘。 5、“……为……”式。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