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44张PPT)要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桂林芦笛岩美丽的景色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云南玉龙雪山
大气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形
1. 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是:
岩石
1、该景观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可以见到?
为什么西北内陆有这样的景观?构成这些
景观的自然要素有何内在联系呢?
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洋远,海洋
水汽很难到达,形成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思考:气候与水文之间是通过什过程进行的?水
文和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过程进行的?
气候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通过什么过程进
行的?
水循环
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气候干旱还可以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即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干旱环境特征。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水循环和生物循环
骆驼刺
2.关系: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
①各要素通过 循环、
循环、 循环
和 等过程,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②在地球外部四大圈层间进行着 和
。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水
生物
岩石圈
大气环流
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联系了无机界和有机界
什么是生物循环?
有机界
无机界
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和河湖及生物获得了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为土壤提供了有机质。
●岩石经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生物、土壤、大气、水、地貌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①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②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
④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
③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河湖、生物中的水分
活动
收:①②③
支:④
③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①太阳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
活动
②植物成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③植物和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对其外部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为地理环境的功能。
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叶绿素
①
②
③
④
⑤
这种生产功能需要哪些要素的协调参与?
思考
生物改造地理环境最根本的原因
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③把太阳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④向大气中释放氧气
⑥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⑤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
①光合作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地理环境是如何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
即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①植物光合作用可能增强,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②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思考
阅读下文,通过分析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平衡功能,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显著。
当食物与水源丰沛,寒潮少,避风处和含盐土壤足以维持其生长时,其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反之,存活率下降。
如果藏羚羊数量增加,将导致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的不足,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下降,数量锐减。但当藏羚羊数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
因此无人干扰时,藏羚羊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
活动
高原地形,寒冷的气候,水源丰沛,含盐土壤
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⑴生存的要素是什么
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⑶减少的原因?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猎杀
⑷数量基本恒定说明什么功能?
平衡功能
环
境
食物、水源丰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共21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Word版含答案.doc
-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oc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 (80张)课件.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ppt
- 新加坡风俗礼仪.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