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常态背景下的紧缩城市研究概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3、紧缩城市展望 紧缩的城市是否会继续下跌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因地而言,但一般将取决于: 城市政府、规划师、管理者以及公民是否承认他们的城市是否需要缩小规模这样的现实; 重新配置的城市环境,例如非传统绿地使用 再利用(现在)剩余土地及楼宇 让目标(减少)资源。例如,提供能自行发育成长的居民区和社区 需要平衡保障性住房(为剩余贫困居民),需要保留和吸引中等收入家庭(以提高税基) 连结到更广泛的大都市区 集中使用可用的资源(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的转型规划,以确定发展战略,整合全市进入后工业经济 * 五、深圳案例研究 *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总规(2010-2020)》是一版被称为“转型规划”的城市总体规划,率先提出空间发展模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重大转变,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 (一)背景 深圳多次向中央表达行政扩区的诉求,却一直未能如愿。直至2003年前后,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著名网络文章在全社会广为传播,扩大深圳行政区域的呼声再一次被提到中央决策层的面前。 国务院为此曾派调研小组到深圳进行专题调研,但最终的结论仍是否决了深圳拓展行政空间的诉求。虽然扩大深圳行政范围的好处较多,也必定会创造出更多、更高效的经济增量,但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深圳必须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空间扩张和资源消耗为条件的科学发展新路,在不到2000km2的土地上解决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做出示范。 这一重大使命迫使深圳不能再重复过去“追速度、拼规模、耗资源、求扩张”的老路,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估城市有限的资源,以新的资源观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 * (二)主动转变发展思路 2001年,对深圳199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检讨报告就尖锐地指出过去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难以持续,十年内深圳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 2002年,深圳开始编制《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提出了未来深圳城市发展“高速增长—高效增长—精明增长”的渐进式转型路径; 2003年,《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则首次提出了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空间管制要求,严格土地利用和建设项目管理,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危及城市生态系统安全。 2005年,深圳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公开承认深圳面临土地空间有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四个难以为继”的现实困难。 2006年,深圳全市建设用地清查的结果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接近730km2,扣除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既有的已建设用地,城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资源潜力用地仅为315km2左右。规划最终确定将可建设用地中一半左右的未建设用地预留给规划期后使用,仅在规划期内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60km2。若扣除大量“已批未建”用地的数量,规划期内可能获得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50多平方公里。 《深圳总规》的编制思路和研究重点应由起初的“增量为主、兼顾存量”转向“增量与存量并重、重点优化存量”。 与国外许多处于成熟期的老城市不同,深圳还是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年轻城市,其不但拥有旺盛的经济增长动力,而且城市功能还亟待健全和完善。深圳的城市转型,并非是因城市进入经济衰退期的动力不足而造成的,而是由持续增长的旺盛需求与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所导致的。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生态保护、功能提升等城市发展目标没有改变。“目标不降低,任务没减少,指标还提高,但资源条件改变”,是编制《深圳总规》所面临的艰巨挑战。 * 1、保经济持续增长 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来实现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一方面,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另一方面,大量宝贵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区位良好、配套齐全的优质空间资源被一些低层次产业占据,这些产业占地大、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出效率不高。这就要求通过规划手段搬迁低效产业,“腾笼换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方式为: ①推进产业空间的整合与集聚,引导零散分布的工业企业向集中成片的工业园区集聚,完善各类配套设施,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高效便捷的环境。 ②加大旧工业区改造力度,促进一批区位优越、条件较好的工业区成片改造,加速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促进工业用地由“低产田”向“高产田”转变。 ③引导工业用地合理置换,置换的工业用地要优先保证公共服务、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 2、促社会和谐发展 深圳过去30年的发展注重经济增长,许多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不匹配,在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住房保障等方面都亟待补充、完善和提升。在原特区外地区,这些问题尤为突出,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支持和用地保障。 在新增用地极其有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