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真菌感染概要
新生儿真菌感染
南充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尚彪
概述及分类
近年,真菌感染已成为NICU院内感染重要的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
指侵袭深部组织、内脏和全身的真菌感染,包括深部组织感染和真菌败血症。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流行病学
我国调查6家NICU,体重小于1000g的ELBW念珠菌血症感染率10-28%;
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1981-1995年新生儿念珠菌感染发生率由0.25%上升到2.85%
在NICU的VLBW中,念珠败血症是晚发性感染的第4位的病因。
◆
◆
◆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病原学
新生儿期间主要致病菌: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或曲霉菌等;
白色念珠菌
平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
可产生内毒素
主要造成院内感染上升
条件致病菌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病原菌
念珠菌属,最常见,尤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如近平滑念珠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
曲霉菌属,仅次于念珠菌的常见病原菌,寄生于人体指甲板、趾间及口咽等部位,可通过皮损或呼吸道侵入人体
隐球菌属,多存在于鸽粪和腐烂的水果中。感染者多为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尤其T细胞功能缺陷(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组织细胞质菌,为最主要的真性致病菌,仅存在于鸟类粪便及土壤中,孢子经呼吸道吸入机体引起感染。
酵母菌种的变化进展
菌名 85-92年 (%) 96-2002年(%)
白念珠菌 80-90 43-75
热带念珠菌 10-13 10-15
近平滑念珠菌 1-6 14-21
光滑念珠菌 3-4 12-24
克柔念珠菌 1 5-27
葡萄芽念珠菌 1 2-5
新型隐球菌 1 1-5
高危因素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高危因素-血管内插管和使用广谱抗生素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
传播方式
NICU患儿皮肤、消化道白色念珠菌定植率如下:入院时5%患儿;1周后50%,1个月后75%患儿;
传播方式: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临床表现
◆起病平均年龄多在出生后20-40天;
◆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非特异性,较难与其他细菌感染或新生儿其他现象区别,如低体温,溢乳,少哭少动、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腹胀、呼吸功能下降等,甚至临床表现迅速恶化而无明显诱因;
◆新生儿有感染临床表现,而经积极抗感染治疗仍然无效,提示可能真菌感染;
◆新生儿真菌感染常常出现早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VLBW真菌定植的高危因素,血小板减少也是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新生儿真菌感染也可发生在各个脏器。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
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多样性
两高: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两低:低临床诊断率和低实验室诊断率
一快:病情发展快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辅助检查
◆对存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怀疑发生真菌感染者,应进行血清学检查,真菌培养和涂片、组织学检查;
◆可做眼部、腹部、头颅超声及超声心动图等,如可疑真菌感染可做腰穿检查、尿培养或直接镜检;
Neonatal Department Of Nan Chong Central Hospital
辅助检查
1.血清学检测(对真菌的抗原、抗体及代谢产物的检测)
◆是一种真菌检测试验,主要是对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进行检测。
◆G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 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及体液中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