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chapter4-土壤硒与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4-土壤硒与环境要点

硒的络合解离平衡 1、向土壤施用硒肥; 2、叶面喷施; 3、增施石灰或生理碱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以提高土壤中硒的溶解度; 4、改良生态环境,增加天然性食品和肥料等的外源性硒的输入; 5、调配农产品,将Se毒地区的农产品调入缺硒地区食用 缺硒地区补硒具体途径 1、灌水淋Se; 2、改种非食用的工业原料作物,通过植物吸收,将土壤中的硒转移出去; 3、施用硫酸盐、硫或石膏、铁氧化物等,提高土壤中晒的固定和转化,以减少作物对硒的吸收。 高硒地带硒的调节途径 土壤-植物-动物-人体硒的转化过程,是从无机硒转变成有机硒的过程。环境无机硒通过高等植物的同化作用进人生命有机体系,植物硒不但较动物硒产品的生物有效性高,而且其中的有机硒比无机硒安全有效,所以植物硒是决定食物链硒水平的重要环节。 了解植物中硒的化学形态是通过食物链调节人体硒水平的关键,在低硒土壤带,环境中硒的微小变化,必然引起动物体硒水平的明显变化。所以给土壤或作物施用硒肥,甚至改善种植制度提高粮食中的硒含量,或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提高硒的生物有效性.是改善和满足食物链中硒水平的廉价而且可行的方法。对豆芽、麦芽、藻类、酵母、食用菌、茶叶等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目前硒研究的一些问题 植物硒代谢机理研究需深入:从人类营养健康的角度来讲, 目前迫切的是如何提高作物可食部分的硒含量, 研究表明一些生物强化后的作物虽然硒含量有所提高, 但硒主要分布在作物不可收获的部分。另外, 生物强化还要求特定硒形态含量的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硒形态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不同, 其中SeMeSeCys的抗癌效果较好,因此通过生物强化手段提高作物可食部分中SeMeSeCys的含量可能对人体更有益。 硒与重金属互作机制研究需加强:硒与重金属互作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 但是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关适量硒能够缓解重金属毒害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硒的抗氧化作用上, 但重金属胁迫下植物抗氧化系统与硒形态、浓度以及重金属种类之间的关系仍待阐明。除了激活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硒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来拮抗重金属的毒害作用。另外, 关于重金属如何影响植物硒吸收、转运、积累的报道较少, 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 硒缺乏在国内外广泛存在及硒的新的营养生理功能不断地被发现,硒与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肿瘤、心血管疾病及衰老等疾病关系极大。对硒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最终战胜恶性疾病提供一条现实途径。 提高膳食中硒的摄人量既可维持机体中硒的生物功能,又可使机体中有一定的储备。富硒食物的研制开发及其抗癌作用和生物学作用的基础研究以及对保健和防治疾病的应用研究将会有许多新进展。 第四章:土壤中 F、Se、I 与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硒与环境 由于硒的抗氧化性,对体内过氧化物的形成和积累起支配作用,故其与人体和动物的抗病性以及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克山病流行地区.由于土壤中硒元素的贫乏,导致粮食和人体内硒量过低是主要病因之一。 硒元素浓度过高也会对人、动物、植物及某些细菌产生毒害作用。例如:富硒的粮食和蔬菜可引起人体硒中毒,发生脱发、脱甲病症。土壤含硒适中,对于提高机体抑制癌症发病具有积极意义。 硒元素毒害和缺乏两个边界浓度比较狭窄.这也是硒成为环境科学关注的重要元素之一的原因. 前言 土壤与植物系统中硒的循环 硒的基本性质、土壤硒含量及影响因素 土壤硒的转化及影响因素 土壤硒的分类及分级 土壤中硒的化学平衡 缺硒及高硒地区硒的调节 有关硒的一些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 土壤、水、气中硒的循环 土壤与植物系统中硒的循环 元素硒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全硒含量变幅较大。从小于0.005mg/kg到20mg/kg以上。 我国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在0.006mg/kg~9.13mg/kg。算术平均值为0.29mg/kg。 从我国西北到东南,土壤全硒含量逐渐增加、赤红壤硒含量最高,达0.545mg/kg ;灰棕漠土硒含量最低,只有0.078 mg/kg。克山病区土壤硒含量一般都低于0.10~0.15 mg/kg 以0.127mg/kg作为土壤低硒的临界值,则我国有25%左右的土壤处于低硒水平。 土壤中硒含量 全球硒的分布和库容量 土壤全硒=矿物硒+大气沉降硒+肥料硒+废物硒(垃圾、污泥等)-作物收获移出硒-挥发硒-淋溶硒 土壤全硒的组成 土壤母质 大气沉降 施肥 废水废物 生物消耗 硒的淋失 挥发 影响土壤全硒含量的因素 土壤中硒的形态转化 土壤酸碱性: SeO42-/ SeO32-的氧化能力随pH减少而增强,因而增加土壤碱性,利于SeO42-/ SeO32-的存在,这正好是利于植物吸收的形态 土壤吸附能力:酸性土壤一般具有较高的吸附量 其它营养成分的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氨基酸及水溶性氮可促进植物对硒的吸收。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