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 老年人临床用药 Drug therapy in the elderly 老年人用药问题的提出 社会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 人均寿命显著延长:中国历代人均寿命——民国35y;57年57y;91年69y;07年男女分别为71y及74y 老龄人口迅速增长:自全国老龄委办公室2008.2.22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60y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年增3.2% WHO 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日本妇女及意大利东北部小国圣马力诺男性最长寿,分别为86岁及80岁 2008.10.17中新网报道:WHO必威体育精装版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显示,全球最富与最穷国家国民的平均寿命差距超40岁;如日本人平均寿命最长,81岁6个月,非洲赞比亚人平均寿命最短,仅32岁8个月;世界人均寿命67岁 老人生理、病理、心理的改变: 生理改变:各器官功能都发生退行性改变 病理改变:多种疾病;疾病造成的病理状态,影响药物的效应、甚至发生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 心理改变:“久病成良医”常给治疗带来困难 老人的健康状况差异大 第2节 衰老的特征与学说 衰老(senescence, senility, aging):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体的功能、感受性和活动能力同步地、进行性地和普遍地下降的一种不可逆的表现,是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 促进衰老的因素:内、外诸多不良刺激因素及其多次反复的影响、综合、累积起来可以加速和加重衰老的发生与发展 衰老发展的速度: 差异很大(先天、后天因素) 白发、秃发、皱纹等不一定反映实际年龄 单纯依据年龄给“老人”下出确切的定义是有局限性的 衰老的影响: 储备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易受外来有害因素侵袭而致病,并易连锁引起其它疾病 衰老的学说: (一)遗传程序学说(genetic program theory): 衰老是由“生物钟”控制的分化程序按时开放某些遗传信息,激活一些有组织特异性的退行性变化,最终致衰老死亡 衰老有关的基因:肿瘤抑制基因P21,P16、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和ACE基因 我国学者初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是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P16基因表达增强,衰老加重 (二)自由基学说(free radical theory) 最早由英国学者Harman(1956)提出 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自由基 机体也不断产生多种抗自由基物质(多种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类) 随增龄,机体产生抗自由基物质的能力逐渐降低,从而表现出衰老 (三)免疫学说(immunological theory) Walford(1962)提出,认为衰老是自身免疫对机体自身组织细胞破坏的结果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随增龄,胸腺明显萎缩,胸腺素产生减少,依赖胸腺素的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和肿瘤高发 体液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抑制B细胞,机体自我识别功能障碍,自身抗体产生过多,诱发一些严重疾病,导致或加剧衰老 (四)交联学说(cross linkage theory) Bjorksten(1942)提出 DNA链间、DNA与蛋白质间的交联是一种特殊生化反应(可修复),老人修复机制不足,易发生不可逆的交联,并逐渐累积使DNA受损,导致细胞突变/死亡 蛋白分子间、胶原蛋白分子间交联的增多,使代谢等重要功能降低,终致细胞功能丧失、衰老死亡 (五)端粒缩短学说(short-telomere theory)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体细胞端粒随增龄而缩短,造成染色体稳定性下降 Olovnikov(1973)认为,细胞衰老是由端粒的长度随增龄逐渐缩短所致 Harley(1990)提出了细胞衰老的端粒假说:高分化的体细胞端聚酶活性处于抑制状态,故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将不断缩短,缩短至临危点细胞失去活力,机体频临死亡 1. 细胞愈老,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出现衰老; 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 2. 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人的一些细胞一般有大约10-15kb。 3. 细胞中存在一种合成端粒的酶。端粒的长短是由酶决定的 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 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 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卵巢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新指标 复活某些端粒酶、抑制肿瘤细胞的端粒酶——长生不老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海伦·布莱克本(Elizabeth (Liz) Helen Blackburn) 美国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