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TMF信号的产生与接收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设计
题目:DTMF信号的产生与接收
姓名:庞露深 学号:20144148087
姓名:韩晓艺 学号:20144148036
姓名:张森豪 学号:20144141045
姓名:孙坤宁 学号:20144161081
姓名:陈 爽 学号:20144148063
年级专业:14级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 田晓燕
2016年12月25日
DTMF信号系统的产生与接收
具体分工如下:
搜集资料:陈爽
编写程序:庞露深、韩晓艺
撰写报告:孙坤宁、张森豪
摘 要
双音多频(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 DTMF)信号是音频电话中的拨号信号,由美国ATT贝尔公司实验室研制,并用于电话网络中。这种信号制式具有很高的拨号速度,且容易自动检测识别,很快就代替了原有的用脉冲计数方式的拨号制式。这种双音多频信号制式不仅用在电话网络中,还可以用于传输十进制数据的其他通信系统中,用于电子邮件和银行系统中。这些系统中用户可以用电话发送DTMF信号选择语音菜单进行操作。
DTMF信号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小型信号处理系统,它要用数字方法产生模拟信号并进行传输,其中还用到了D/A变换器;在接收端用A/D变换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本文使用一种快速的频率检测算法——FFT算法,利用MATLAB在计算机上对双音多频的信令产生及检测接收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
关键词:双音多频,FFT算法,数字信号处理,傅里叶变换;
本设计是本人精心设计的,功能强大,可以随便输入电话号码,多少位都可以,而且分页显示DFT图像,不懂得可以加1054105507咨询!
目 录
摘要 ……………………………………………………………………………ⅠⅠ
1.绪论…………………………………………………………………………………1
1.1 引言…………………………………………………………………………1
1.2 数字信号简介………………………………………………………………1
1.3 数字滤波器…………………………………………………………………3
1.4 频率分析……………………………………………………………………3
1.4.1 傅里叶级数及傅里叶变换………………………………………… 4
1.4.2 Z变换及系统函数……………………………………………… 4
1.4.3 离散系统傅里叶变换(DFT)………………………………………5
2.双音多频(DTMF)通信系统………………………………………………………5
2.1 双音多频(DTMF)信号简介………………………………………………5
2.2 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产生……………………………………………6
2.3 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检测……………………………………………7
3.检测双音多频信号(DTMF)的DFT参数………………………………………… 9
3.1 频谱分析的分辨率……………………………………………………… 9
3.2 频谱分析的频率范围…………………………………………………… 9
3.3 检测频率的准确性……………………………………………………… 10
4.双音多频(DTMF)系统的Matlab实现………………………………………… 11
4.1 Matlab简介……………………………………………………………… 11
4.2 双音多频(DTMF)系统的逻辑图…………………………………………12
4.3 双音多频(DTMF)系统的仿真…………………………………………13
5.结束语…………………………………………………………………………… 16
致谢………………………………………………………………………………… 16
1 绪论
1.1 引言
双音多频(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DTMFATT贝尔实验室研制,用于音频电话网络中的拨号信号。一方面这种信号具有非常高的拨号速度,另一方面它便于自动检测识别及电话业务的拓展,所以很快代替了原有的脉冲计数方式的拨号形式。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电话交换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交换、机电交换、电子交换。早在1878年就出现了人工供电制交换机,它借助话务员进行话务连接。15年后步进制的交换机问世,这种交换机属于“直接控制”方式,用户通过话机拨号脉冲直接控制步进接续器做升降和旋转动作。从而自动完成用户间的接续。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接续,但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杂音大与机械磨损严重等缺点。直到1938年发明了纵横制交换机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方式,随后又出现了电子交换机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