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饰搭配与时尚流行概要
一 流行 什么是流行? 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致消失的过程。流行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包括衣饰、音乐、美术、娱乐、建筑、语言等。 常见流行现象 1、语言:“IN——北上内地”和“OUT——移民海外”现在多指“时尚”和“过时” 2、服装:“品牌”和“地摊货”(泛指) 3、社会经济现象:“AA制”、“拼(房、车、饭… …)” 4、XX人 5、名词形容词化:“很美国” 流行的三种情况 1、流行的积极倡导者 2、流行的积极追随者 3、流行的消极对待者 流行的发展状态 螺旋式上升 二 时尚 “时尚”这个词现在已是很流行的了,英文为fashion,几乎是经常挂在某些人的嘴边,频繁出现在报刊媒体上。追求时尚似已蔚然成风。可时尚是什么呢? 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简单地说,顾名思义,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在这个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时尚”与“流行”的联系与区别 很多人会把时尚与流行相提并论,其实并不如此。简单地说,时尚可以流行,但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广为流行,那还有时尚的感觉吗? 追求时尚不在于被动的追随而在于理智而熟练的驾驭时尚。 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时尚。战争年代的时尚是军人与武器,和平年代的时尚是体育与女性。2005年中国的时尚是超级女声,2006年世界的时尚是世界杯,2008年中国的时尚是奥运会,2010年中国的时尚是 、 。 60甲子--中国服装发展轨迹一瞥 50年代服装关键词:列宁装、中山装、工装背带裤、布拉吉…… 列宁装: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布拉吉:从前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最受欢迎: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 中山装: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干部的象征。 工装裤:人人参加劳动,建设新中国。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 60年代服装关键词:军装、解放鞋、毛主席像章…… 这一时期,西装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布拉吉被说成是修正主义的,旗袍被说成是封建余孽,花哨的服装被斥为“奇装异服”。 色彩单调,不分男女,不分职业的军装盛行。 “文革”开始时,红卫兵以绿军装为时尚。身着军装,头戴军帽,臂戴红袖章,腰扎皮带,肩挎“为人民服务”的军用书包,胸配毛主席像章,这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装扮。 解放军是最受尊敬的人,军装也成为人们最向往的装束。受军队服装的影响,青年学生穿起了灰色四兜棉布中山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也都穿起灰色的中山装。此后,又出现了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其他的款式,与中山装相比,仅领、兜有点变化,形成了中山装系列。 70年代服装关键词:黑皮鞋、花衬衫、喇叭裤…… 1966年至1976年整整十年的文革运动,使得7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时尚风同60年代末期的一样,最流行穿的依旧是草绿色军装。到了1976年岁末,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服饰的坚冰逐步消融了。人们的服饰也开始从单调统一到绚丽多彩转变。此时,西方的奇装异服悄悄地闯入了国门,人们追求美的意识逐渐苏醒。中国即将走出那个“灰蓝黑绿”的时代,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1978年,官方的“改革开放”的政治号令尚未公开发布,街头就已经开始了静悄悄的变革。首先是普通公众服饰方面的变化。“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服饰的巅峰,随后在港台地区流行,并直接影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陆地区。当时,港台电影中,明星们都穿着喇叭裤,引领时尚。而在内地,第一批穿上喇叭裤的,在老人们的眼里,无疑就是“男流氓”和“女流氓”。 80年代服装关键词:红裙子、牛仔裤、喇叭裤、蝙蝠装…… 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相连。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所有在那个年代追求在穿戴上标新立异的年轻人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