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概要
一代诗仙 李白作品选讲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2、颔联:怀古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心情:吊古而伤今 登台想象吴宫繁华景象,晋代显贵风流事迹, 如今隐于幽径,成为古邱。 → 吊古 因思一朝既衰,便被取代,大唐盛世已成过往, 唐室岌岌可危,遂发忧叹。 → 伤今 作法:前后对比,表现人事已非的今昔之感 吴宫花草:美盛景物←→幽径:凄凉景致 晋代衣冠:美盛人事←→古丘:凄凉景致 →人事已非,而江山如故, 所以往下笔锋一转,由古转今,接着描台上所见的实景:三山和二水。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在今江宁县西南,江 滨有三峰并峙。 二水:当指因白鹭洲而分开 的江水。 白鹭洲:在南京市西南江 中,当即今江心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 远处三山的峰峦,若隐若现地耸立在青天之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秦淮河的两道水流,中间就从白鹭洲区隔开来。 3、颈联:写景。 诗人由历史的凭吊,转向大自然的描写,将目光投向那不尽的江水。 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 颈联两句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颈联写山水之阔的同时却若有寓意: 三山半落青天外→写云雾笼罩着三山, 彷佛国君被群小包围而不得见; 二水中分白鹭洲→写白鹭洲所中分的二水, 暗喻君臣被奸邪所离间, 不得相见。 站在台上,看到金陵所见的三山二水,而极目西眺,长安终不可见,故引出尾联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蔽日:诗词中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喻君主。这里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长安:借指朝廷。 总为浮云能蔽日, 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会掩蔽了太阳, 长安不见使人愁。 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4、尾联:寄寓忧国伤时的怀抱。 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总为浮云能蔽日: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进谗,使忠臣无由进言。此如玄宗宠幸杨贵妃、 杨国忠、李林甫等,荒废朝政。 →意在思君 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自伤遭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不觉兴起无穷愁思。 →意在忧国 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 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 * 通过对本讲内容的讲解与鉴赏,感受盛唐气象,了解诗人生平,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要求 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体会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背诵《登金陵凤凰台》《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盖自有诗人以来,我未尝见大泽深山,雪霜冰霰,晨霞夕霏,千变万化,雷轰电掣,花葩玉洁,青天白云,秋江晓月,有如此之人,如此之诗。”(北宋 徐积《李太白杂言》) 导入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