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的诗歌与创作概要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一、家世和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第一期(712-746)为读书漫游时期。 从小受良好教育。青少年时杜甫颇富浪漫精神,曾多次漫游各地。杜甫第一次漫游吴、越,历时约四年。开元二十四年,第二次漫游。 天宝三载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此后杜甫和李白又再游齐鲁,结下终生不渝的友情。天宝四载李白去游江东,杜甫西还故乡。 第一时期的诗歌创作: 这一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准备时期。现存诗近三十首。最早的《登兖州城楼》。最杰出的《望岳》、《房兵曹胡马》、《画鹰》,但尚未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 第二期(746—755)为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载到长安求仕因奸相李林甫阻挠落第。此后为求官多次干谒权贵,向玄宗献《鵰赋》、《三大礼赋》等,受赏识。 长安十年,杜甫求仕不成,但对社会、对统治阶级更冷静、更清醒的认识,为其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奠定思想基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优秀的现实主义名作问世基本确立老杜诗风。 第三期(755-759)为陷贼与为官时期。 亲历破国家亡之痛。至德二年逃出长安,肃宗授其左拾遗。不久,被放逐回家。乾元元年还朝,不久又被贬。后因政治上失望,生活上窘困,即弃官而去。 第三时期的诗歌创作: 这是他与现实、与人民群众结合最紧密的时期,激发高度的创作激情,《春望》、《月夜》、《曲江》、《悲陈陶》、《悲青坂》、《北征》、《洗兵马》、《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均为这一时期代表作,形成他现实主义创作的高潮。 第四期(759-770)为漂泊西南时期。流寓四川时期: 于浣花溪旁建草堂,得以短时安定。宝应元年又辗转于梓州、阆州。广德二年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其为“杜工部”。之后离开成都,辗转于渝州、忠州、夔州,写下四百三十多首诗。 漂泊湖南时期(768-770): 大历三年(768),杜甫出川,本拟回洛阳,因中原战乱,漂泊湖南,生活拮据。大历五年冬,病逝于破船之上,草葬于岳阳。后归葬河南偃师。 第四时期的诗歌创作: 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大丰收时期。诗歌数量多,内容也极为丰富:反映生活安定,心境恬淡的《堂成》等;反映人民的苦难的《岁晏行》等。《草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八首》、《登岳阳楼》等为代表作。为唐诗、特别是律诗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二、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以儒为主。杜甫把“忠君”与忧国联系在一起。他“日夕思朝廷”的目的在于“时危思报主”,忠君、爱国、忧民是密不可分的。他也受墨家思想影响。 三、诗歌理论1、古今并重,更重流变与创新。 他“不薄今人爱古人”又肯定后世继承前代体制而各具时代特色,对律体诗竭力肯定和提倡,要求“谴词必中律”。 2、提倡严肃的创作态度。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主张广泛师法前人。 他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文学主张,对后世产生影响。 4、关于诗歌风格主张。 杜甫提倡“清词丽句”和“掣鲸鱼”于“碧海”的雄放风格。并且在诗歌创作中实践了这一理论主张。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诗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诗人独特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顿挫”:主要指诗歌表达情意深曲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 理清本诗的思路 重游旧地,诗人心情如何?请简要分析。 本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写“情”?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这四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衬 托 以乐景衬哀情 细柳新蒲为谁绿 以无情衬有情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衬 托 以乐景衬哀情 细柳新蒲为谁绿 以无情衬有情 人生有情泪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