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内反射荧光成像基本原理要点
全内反射荧光成像基本原理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TIRF);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M); 目前用于单分子研究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两大类: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PM)和光学技术。其中: ; 上世纪80 年代,Axelrod 等生物物理学家对 TIRFM 技术及基本原理进行描述,并探索了其在生物方面的应用。;光反射和折射示意图;全内反射示意图;; 当入射角不断增大,透射角为增大 90°时,入射角达到临界角 θc。依据 Snell 定律得出:; 实际上,由于光的波动效应,有一部分光的能量会透过临界面渗透到水溶液中,平行于界面向水溶液中传播,这一部分透过的能量场则称之为“隐失波” 或“隐失场”。; 隐失波的频率与入射光线的频率相同,其强度随临界面的垂直距离呈指数衰减:; 由于隐失波仅在界面上极薄的一层范围内传播,所以利用隐失波照明样品,可以仅激发厚度大约 100nm 内的荧光团,而更深层溶液中的荧光基团不会被激发,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显微成像的对比度和信噪比。; 隐失波的渗透深度d12是入射角及相对折射率的函数。
d12是渗透深度,它等于从分界面处到光强衰减到分界面处数值l/ e的处的距离。对于可见光波长而言,浸透深度约为100 nm。; 隐失波存在的实验证明;光学隧道效应;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技术,是利用光发生全内反射时产生的隐失波照明样本,仅激发样本表面薄层范围内的荧光基团。;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子荧光的产生;激发态停留时间短、返回速度快的途径发生的几率大。
荧光:10-7-10-9s
磷光:10-4-100s;电子跃迁的单重态(单线态)与三重态(三线态); 当成对电子中的一个被激发到S1、S2等电子能级激发态时,其自旋不变,即仍和处于基态的另一电子成对。这些能态都被称为单线态或单重态(singlet state)。
但如果处于第一电子激发态最低振动能级的电子通过无辐射跃迁(系间跨越,intersystem crossing)改变自旋方向,则因消耗部分能量而降至另一种激发态:S=1/2+1/2=1,多重度 M=2S+1=2?1+1=3,这种电子激发态称为三重态(triplet state)。 ;Π;分子荧光的产生
(雅布隆斯基分子能级图); 荧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到基态,多为S1-S0。由于基态中也有振动弛豫跃迁,这使得发射荧光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要小,所以,荧光的特征波长比入射波长要长。
荧光是相同多重态间的允许跃迁,产生速度快:10-9—10-7s,又叫快速荧光或瞬时荧光。外部光源停止照射,荧光马上会消失。
磷光发射:第一激发三重最低振动能级到基态(10-4—10s),外部光源停止照射后,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目前,大多数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棱镜型和物镜型(或无棱镜型)。;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结构; 该系统的关键是高数值孔径物镜的使用。由于细胞的典型折射率为1.33~1.38,因此要实现全内反射,物镜的NA必须大于1.38,表达式为:;物镜型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示意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