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吸收要点
* 第 2 章 吸 收 一、吸收及其依据 1、吸收: 2、吸收依据: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传质单元操作。 各组份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 二、吸收过程 吸收质(溶质)A; 惰性组分(载体)B; 吸收剂(溶剂)S; 吸收液(A+S); 尾气B +A。 三、应用 1、分离气体混合物,获得某一组分; 2、净化气体; 3、制备溶液。 四、吸收分类 1、物理吸收; 2、化学吸收; 3、单组分吸收; 4、多组分吸收; 5、等温吸收; 6、非等温吸收。 五、吸收机理 1、方向与限度取决于平衡关系 气pA A+B 液xA S A pApA*时 pA*与xA呈平衡 2、与蒸馏比较 1)同为分离均相物系的气-液传质操作; 2)第二个物系 蒸馏:产生气相 直接得A、B。 吸收:外界引入气相 不能直接得A、B,需二次分离。 3)蒸馏:双向传质 吸收:单相传质 B、S停滞组份。 六、脱吸: 当pApA*时,进行着吸收逆过程-脱吸。 2.1 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1.1 气体的溶解度 一、溶解度: A、B S A CA* T、P一定,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 表明吸收过程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 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单组份、 组分数C=3、(A、B、S)、 相数Φ=2。 相律:F=C-Φ+2 =3-2+2=3 CA*=f ( t、P总、PA) 低压下,t一定 CA*=f ( PA) 三、不同气体溶解度差异(同一溶剂) 举例: NH3、SO2、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pA*之间关系。 溶液浓度一定,易溶气体pA* 难溶气体pA* 同种溶质,T 而溶解度 结论:加压、降温对吸收有利。 2.1.2 亨利定律 一、亨利(Henry)定律 P总不高,T一定, p*=E x (2-1) 说明:1、 p*、x 、E(亨利系数,压强单位 ) x p* 实际浓度 平衡分压 2、适用于 t 一定,理想溶液。E为该 t 下纯溶质p°; 3、用于难溶、较难溶气体(或易溶稀溶液); 4、难溶气体,E为常数; 5、E由实验测定,查手册(P78); 6、E=f (T),T E (即T CA* ), 因此,难溶E ,而易溶E 二、Henry定律的其它形式 1、 说明:①C为体积摩尔浓度[kmol/m3]; ②H为溶解度系数[kmol/kN.m]; ③H~E关系: 推导:1m3: 溶质[kmol/m3] 溶剂 则 ④H=f(T) T H 易溶H 难溶H 2、y*=m x (2-5) 说明:①m 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② m~E: 与 y*=m x 比较: ③m 实验值 m= f (T) T P总 m (x )不利。 3、B、S摩尔量不变(基准) 代入 y*=m x : 低浓度: X Y p*=E x (2-1) y*=m x (2-5) 2.1.3 吸收剂的选择 1、溶解度; 2、选择性; 3、挥发度; 4、粘性; 5、其它。 2.1.4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1、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 传质方向为:气相 液相 吸收 反之,传质方向为:液相 气相 脱收 总之,溶质传递的方向是趋于平衡的方向。 2、确定传质的推动力 3、指明传质过程进行的极限 2.2 吸收机理与吸收速率 吸收 g l A 扩散 分子扩散 涡流扩散 : 流体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而传递物质。(静止或滞流) :靠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而传递物质的。(湍流) 2.2.1 分子扩散与菲克(Fick)定律 一、分子扩散 1、概念 在单相内部有浓度差的条件下,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简称扩散。 2、举例 A B 传递方向: A、B各自沿着浓度降低的方向传递。 推动力:浓度差。 二、菲克(Fick )定律 JA-物质A在Z方向上的扩散通量,kmol/(m2.s); -A的浓度梯度,kmol/m4; DAB-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负号-表明扩散是沿着物质A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 A、B在Z方向互为相反值: 而且, 根据 Fick 定律: 作业:P150-1、2 2.2.2 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 一、等分子反向扩散 pA1 pA2, pB2 pB1 两容器T、P相同。 精馏 传递速率NA:在任意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单位 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量A[kmol/m2.s]。 NA不涉及传递形式。 推导NA计算式: 1、现象 2、传递速率NA (传质速率) NA=JA 稳定过程,NA为常数。因而 也是常数, 故pA~Z为直线关系。 (2-15) 0 pA1 Z pA2 二、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1、过程分析 ①JA=-JB (分子扩散) ②总体流动:A、B两种物质并行的递补运动。 ③单向扩散与等分子反向扩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