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LC控制交流电机正反转的编程
PLC控制交流电机正反转的编程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中都使用了继电器、接触器等器件。在这样的纯硬继电器系统中,系统的接线会随着系统的复杂程度而不断增加。再者,继电器系统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其存在机械磨损和电弧烧伤等缺点。以上原因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都变得很差。
当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使用的PLC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安装维护方便等很多优点,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如何实现PLC替代传统的继电器系统呢?本文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思想,用PLC来实现交流电机正反转的控制,以此为例来说明这个“替代”的过程。这里我们使用西子S7---200PLC系统。
图(1)是用接触器和继电器控制的交流电机正反转电路,该电路具有接触器自锁、互锁以及过载、失压等保护功能,在工矿企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是比较经典的控制电路。在该控制线路中,假定KM1 为正转交流接触器,KM2 则为反转交流接触器,SB1 为停止按钮、SB2 为正转控制按钮,SB3 为反转控制按钮。KM1、KM2 常闭触点相互闭锁,当按下SB2 正转按钮时,KM1 得电,电机正转;KM1 的常闭触点断开反转控制回路,此时当按下反转按钮,电机运行方式不变;若要电机反转,必须按下SB1停止按钮,正转交流接触器失电,电机停止,然后再按下反转按钮,电机反转。若要电机正转,也必须先停下来,再来改变运行方式。
图(1)
在这里我们先不去关注系统的一次线路,而是重点关注系统的二次回路,弄清楚控制点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只有把各控制点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在编程中根据逻辑关系对应的编制梯形图程序。通过图(1)可知,输入控制点有:停止按钮SB1、正转启动按钮SB2、反转按钮SB3,输出控制点有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KM1和KM2、常闭辅助触点KM1和KM2以及KM1和KM2的线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I/O分配,I/O分配表如下表。
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控制的I/O分配表
输入端口 输出端口 外部电器 对应输入点 作用 外部电器 对应输出点 作用 SB1 I0.2 停止按钮 KM1 Q0.0 正转接触器 SB2 I0.0 正启动按钮 KM2 Q0.1 反转接触器 SB3 I0.1 反启动按钮
I/O 分配表完成后,接着根据I/O分配表画出PLC控制系统的接线图。本例的接线图如下图(2)。
图(2)
接线图完成后进接着就是控制程序的编写,在这里我们使用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可以在程序编写完成后进行运行监控、模拟调试、修改直到完全符合控制需要。本例中我们使用梯形图编程。程序编写要注意自锁和互锁环节,正转控制中用正转输出Q0.0的开节点并联在I0.0上实现自锁,用反转输出Q0.1的闭节点串在线路中做互锁。反转控制中也一样,反别用Q0.1开节点自锁,Q0.0闭节点实现互锁。本例中要用到PLC编程中常说的“起保停”控制,所谓“起保停”控制,就是“启动开节点”和“输出开节点”并联后在和“停止节点”串联。“起保停”控制在PLC编程中是很重要的控制方法,在各种控制系统中都会用到,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本例程序编写如下:图(3)为正转部分、图(4)为反转部分
图(3)
图(4)
接下来进行控制线路连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图(1)中的热继电器我们在程序中不能实现其功能,所以必须外接在电路中,另外接触器实现的互锁虽然在程序里有互锁,但这种“软互锁”不能真正实现防止外部电路短路,所以在接线时要在外接线路中接入接触器常闭辅助触点以实现“硬互锁”。 接线完成后要仔细检查,防止错结线和漏接线。
接下来我们将编好的程序下载到S7---200PLC系统中,下载完毕后通电试验,可以看到电机的转动完全实现我们的控制要求。
最后谈一点体会。通过上面“用PLC实现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我们可以看到,编制出来的梯形图程序和继电器控制线路的二次回路在“形”上是很相似的。这就告诉我们,熟练掌握继电气控制系统二次回路各控制点逻辑关系后,就可以“依葫芦画瓢”的用梯形图编程语言把对应的PLC控制程序编写出来,适当修改调试后就可以应用到实际中。当然这种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只适用于不是很复杂的控制电路,对较复杂的控制线路的编程要使用“顺序控制梯形图设计”方法。总体而言,用PLC梯形图编程实现电机控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多实践多总结,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ill密码的加密.doc
- HN-6A智能转速表、线速表带通信.doc
- HS1101程序及应用原理.doc
- hufuman 编码.doc
- ICAO四级资料 2.doc
- ICCAVR与proteus联调.doc
- HTC G7问题解决办法.doc
- ICAO四级资料 3.doc
- IDL介绍及PCA变换算法的完成.doc
- ICP-OES Optima 7000DV操纵规程.doc
- 2024船舶涂层低阻性能验证与检验指南.docx
- 2024船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南.pdf
- 《GB 40881-2021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 41022-2021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pdf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docx
- 2024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docx
- 2025CCS船体测厚指南.docx
- 22 太空一日 课件(共29张ppt).pptx
- 《GB 38030.4-2019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第4部分:珠江水系“三线”》(2025版)深度解析.pptx
文档评论(0)